为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充分发挥课程作为人才培养核心要素的作用,打造具有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的 “金课”,实现课程育人功能。学校在12月11日结合在线开放课程申报和建设工作,召开“金课”建设培训会。本次培训会邀请到成都师范学院网络与信息中心主任周鑫燚教授,共有170多位教师、学院教学负责人和校教学管理人员参加了此次培训会。
周鑫燚教授首先从“听懂号角-解读课堂教学革命”向大家解读在新时代的背景下进行课堂革命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他讲到:“大学课堂正面临着危机,课堂是教育的主战场,教育改革只有进入到课堂层面,才真正进入了深水区。只有课堂改变了,学校就会改变。”而课堂的革命是范式的革命,是新范式替代旧范式的过程,新的范式必须从价值观领域、方法领域和行动领域三个层次进行改变。价值观领域要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转变;方法论领域要通过教学改革积极推广小班化教学、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和智慧教室建设,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自我管理、主动学习,激发求知欲,提升自主学习能力。行动领域是最重要的,不是简单的在现有课程上加入一些现代教育技术、加入一些新的教学模式,而是要真正进行课程生态的重建、教学流程的再造、课堂结构的变革,要对学生的学习赋权,要从知识的简单灌输变成以培养学生高阶思维为目标的教学设计。总而言之,课堂革命的号角已经在高等教育领域吹响,大学的课堂急需来一场深刻的革命。
接着,周鑫燚教授从课堂革命的重要途径——智慧课堂的建设和使用方面分享了如何建设真正有效、能对课堂革命流程产生影响的智慧教室。智慧教室不是网络教室的高端形态,更不是传统教学流程的数字化,而是应该以学习空间理论框架为指导,支持构建课堂教学新范式,促进学习者的学习。
最后,周教授从智慧课堂的具体目标——“金课”建设,向大家介绍了什么是金课、从哪些方面来建设“金课”。“金课”的特征就是“两性一度”,即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高阶性主要体现在,一堂课要围绕高阶思维来教学,最终让学生具备高阶能力。而高阶能力的培养首先需要高阶思维的训练和高阶学习,这就需要老师用高阶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过去只注重知识传输的单一的、单向的教学模式是无法适应“高阶性”的需要的,必须改变教学范式。创新性主要体现在要求教师和学生改变传统的角色,进行教学方式、方法的创新和教学结果的创新。挑战度主要体现在学习应该是深度学习,深度学习是强调理解性的学习、是培养学习者高阶认知能力的学习、是强调行为和情感高投入的学习,是发生在真实情境中的基于问题的学习。深层次学习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长期趋势。
总之,在国家“去水课、建金课”的要求下,学校、学院和教师要建设“金课”,申报“金课”必须从“两性一度”入手,用新的教学理念、教学范式和教学手段和环境打造适合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需要的大学课堂,真正进行课堂的革命,才能赶上新时代背景下高等教育改革的大潮。

教学评估处处长李小明主持培训会

周鑫燚教授在培训会现场

培训会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