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视点
当前位置:首页>>栏目名称

如何将教育的作用充分发挥

发布日期:2013年05月27日          作者:         编辑:管理员         审核:         点击:[]

  “物有本末,事有始终”,“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先贤的教导引领我常思教育之本质,教育之使命,以及教育能够得以实现的基本条件。

  教育必须以人为本

  教育必须高扬人的大旗,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本。这是大学人文精神的核心。事实上,一所学校是否有鲜明的人文精神,就看它在多大程度上坚持了以人为本。

  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动物界也有学习,群居动物如狼,会把生存的技能传授给下一代;独居动物如北极熊,孩子也会跟着母亲学会生存的全部本领。但这些并不能算作教育。 教育的关键在“全面发展”。单纯的知识传授、技能培养并不是完整的教育,因为人之所以为人,并不仅仅是个简单的生物性存在,人还是一个“自为的存在”。人之所以为人,除了他的自然属性,还有他的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只有这三重属性相统一,才可能是健全之人、完整之人,而教育,只有同时满足了这三重属性的协调生长需要,才算是完整的教育。

  《说文解字》称:“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这点明了教育的目的是使人为善。赫尔巴特也曾说过:“教育的唯一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概念之中——道德。道德普遍被认为是人类的最高目的,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善”在真善美中处于核心地位,是一个人精神境界的最终体现。“止于至善”绝不仅仅是伦理的要求,也有求真与求美的应然。一个不懂得求真与求美的人是不能成善的,如果给人造成“善”的印象,则多半是孔子描述的“乡愿”之人,而这恰好是“德之贼”。 因此,教育是使人成为人的一项社会实践,它的最终目的是造就一个知、情、意协调发展的健全之人,它的核心使命是引导人追求真、善、美。

  我不断在各种场合反复强调三个词:温暖、力量、卓越,是针对知、情、意而提出的。温暖针对情感,没有温暖,万物将蛰伏,人也一样甚或更为严重,事实已经证明,我们教育的很多问题皆是由于情感教育的缺失与偏颇。力量针对智识,主要是一种专业的力量,科学的力量,学术的力量以及由此最终而升华成的精神力量。高等教育要使学生更具力量,就必须保护学生的批判思维与好奇心,这是任何一个领域创新与持续发展的源泉。卓越针对意志,是坚持把一件事做到完美的决心、信心以及永不止息、永不放弃的恒心,这是人生实现超越的重要指向。习近平同志最近也强调了卓越,我想,根本在于,卓越可成为我们的人生信念,而单纯的信念是生命之核心。卓越的本质在于“做最好的自己”。人生若没有不断的超越,就很容易沉沦。

  注重通识教育

  《江苏高校毕业生就业、预警和重点产业人才供应年度报告》显示,在全省非211本科高校中,金沙娱场城app7979毕业生就业竞争力连续三年居于首位;毕业生毕业半年后平均月薪两年居于首位,一年居第二;学校也一直是毕业生最愿意推荐的母校。这是我作为一个办学者很大的欣慰。我最看重的是他们愿意推荐母校,这给了我们很大的动力去持续完善我们的教育。同时,我也看到校友对母校可贵的理解与支持,甚至是包容。因为我们做得还不够,远没有“尽善尽美”。我最关心的,是他们持久发展的能力,以及这种发展能力能否成为他们幸福人生的基石。解决问题的答案只有一个:通识教育,就是打牢学生的人文基础,克服专业过度依赖症。

  2009年9月,南审推出了以通识教育为基础的新一轮人才培养方案。我希望通过持续努力在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上产生深刻影响。这其中,有几点相当重要。一是生命教育。我常说,南审美丽的校园最适合做两件事,学习与恋爱。我从不反对学生谈恋爱,这是理解生命的重要体验。我希望我的学生四年里能够在这有山有水、清新自然的环境中去学会与天地沟通,从而珍惜生命,热爱生命,敬畏生命,也享受生命。二是美育。南审作为一所财经院校,设置了独立的艺术教学单位,这并不多见。这几年,我们在艺术教育上的投入很多,原因只有一个,就是我们认为,艺术可以是生命滋养的重要源泉、情感疏导的重要管道,心灵寄托的重要居所,是实现人的知、情、意协调发展的重要纽带。三是传统文化的熏陶。雅斯贝尔斯说过,教育要“通过培养,不断将新的一代带入人类优秀文化精神之中,让他们在完整的精神中生活、工作和交往。”作为龙的传人,要保住“龙”的文化血脉不断流,有此文化自觉才会有文化自信,才可能有中西文化的沟通与融合。也唯有如此,他们方能具有名符其实的中国特质、中国气质与中国品质。四是现代公民教育。公民教育是现代教育必须面对的,这由人的社会属性所决定。通过公民教育,要努力帮助他们认清权利与义务的关系,从而确立起人生的责任感;认清历史与现实的关系,从而对社会形势保持清醒的判断;认清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从而尽可能放大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交集。

  受到良好教育的学生,经受历练的人生应当呈现出“得一”状态:不再是冲突的而是和谐的,不再是矛盾的而是统一的。

  要使教育的作用发挥到最大

  《礼记》中的《学记》篇有段话,用来形容今天的部分教师依然十分贴切:今之教者,呻其占毕,多其讯言,及于数进而不顾其安,使人不由其诚,教人不尽其材,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佛(拂)。夫然,故隐其学而疾其师,苦其难而不知其益也。虽终其业,其去之必速,教之不刑,其此之由乎!意思是说:今天的教师只知道照本宣科,未及学生领悟就生硬灌输,急于求进度,不问学生是否通晓其理。教授学生非诚心诚意,也不把知识点讲透。教师教学违背常理,学生学习也拂逆。所以,学生厌恶学习且痛恨自己的老师,感觉不到学习的快乐也就不知道学习的益处。即便完成学业,也很快就忘记了学过的东西。

  儒家教育的经典言论,值得我们从情感、态度、价值观进行三维反思。如何使教育成为可能?如何使教育的作用发挥到最大?

  陶行知说过:教是为了不教。一切教育只有落实到自我教育才有可能。这与种子的生长是一个道理:没有一个外力可以代替种子成长。学校要做的,就是致力于人才成长环境的改善,为学生创造更多可供选择的机会,可供展示的舞台,可供锻炼的平台,激发他们的主体意识,培育他们的主体责任,增强他们的主体价值感。

  环境包括办学的方方面面,其中最为核心的是教师对于学生的爱,即我倡导的“大爱为基,育人为本”。

  我在学校“润泽讲堂”开班式上说过:“教师是24小时的职业,需要把学生装在心中、带回家里、进入梦中、烙进生命。因为有了学生,我们才有了爱的载体、爱的使命、爱的全部。完善的教育是一个充满爱的教育。”

  南审有个总务学院,在其他高校鲜见。这个学院是针对总务人员设立的一个学习培训机构。成立的时候我就讲,环境育人需要校园“往来无白丁”,每位后勤员工业务素质的提高,育人意识的增强,就是学生健康成长多了一份保障。

  拟订学校“十二五”规划的时候,我提出了“四个南审”,即:教育教学资源不断优化的南审,不断求新追求卓越的南审,师生互动的南审,容易就业的南审。“四个南审”,一个目标,就是为孩子们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上一条:周铁农:中国梦本身就是一个“和合”的梦 下一条: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关闭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