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电影简介
《我和我的祖国》这部电影由七个故事组成,以时间为轴线展开,讲述了新中国成立七十年以来,祖国经历的无数个历史性经典瞬间。这些故事或小或大,它们从小人物的角度出发,讲述了普通人与国家之间息息相关密切不可分的动人故事,也告诉我们国家的强盛,离不开每一个看似“普通”实则“不普通”的人的努力和贡献。哪里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有人在替你负重前行。
《我和我的祖国》中第一个故事便是《前夜》,它以一位升旗调试人员的视角引出了开国大典背后无数人的辛勤努力。这位调试人员是这无数人中之一,他十分普通,但是他认真、负责,为保证开国大典升旗仪式的顺利进行,他争分夺秒排除万难,用一个惊心动魄的未眠之夜确保立国大事“万无一失”。
二、人物心理转变过程
在故事的开头,开国大典在紧密的盘查,各项工作都已经完成了基本布置,唯独布置科的林治远表示不敢保证“万无一失”。在那个战争刚刚结束,国内物资严重缺乏,技术被国外列国垄断的时代,使用电动升旗是一项极具挑战的事情。但是面对这些压力和挑战,林治远说下“立国大事,治远必鞠躬尽瘁”。随后他便开始了对于升旗各个细节的紧密排查,尽管自己十分恐高,但是“两千万人的牺牲,换来的一面五星红旗,我们能做的只有万无一失”。
在面对小院中两次停电时,林治远也曾沮丧颓废。第一次停电时,林治远因为是先进行模拟场地实验还是先去现场排查的问题与老杜争吵起来,随后又因为录下的国歌频率不稳定被老杜关了起来,在被助理放出后,掐表空升到一半时却停电了。这时的林治远十分焦急无奈。第二次停电时,国旗到顶了却无法停下,阻断球断裂了,在物资缺乏的情况下,他没有足够的材料立刻采取补救措施,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阻断装置的断裂,实验的失败。但是这个时候离大典开始不过六个小时,他们只好抱着一线希望打扰睡梦中的老百姓,收集电子管收音机、白铜或者相关金属物品。老杜也发动四野一个营的兵力,全城寻找三种稀有金属。令人感动的是,老大爷献出了自己的老花镜,孩童也送出了自己的长命锁,老百姓踊跃捐献,可绝大部分都不能使用。好在清华大学一位化学系老教授懂行,捐赠了实验室仅有的一块样本铬,帮了大忙。刚锻造好一枚阻断球,天安门广场就传来消息——国旗被卷入旗杆。时间所剩无几,唯一的办法就是爬上旗杆,用焊接的方式换上新阻断球。5点02分,林治远丢下老杜跟站岗的士兵解释,自己一路小跑,到了旗杆下。他克服自身的恐高症,壮着胆子爬上22.5米高的旗杆。最终,他战胜了种种困难,无论是外界的压力还是自身的恐高症。最终,开国大典如期举行,五星红旗也成功地飘扬在祖国的上空。
三、心理转变分析
林治远开始时面对升旗重任,“立国大事,治远必鞠躬尽瘁”。简简单单几个字,却将他的爱国热情体现的淋漓尽致。但在升旗的过程中,并不是一帆风顺的,随着两次断电事故的发生,林治远的心也随之跌落谷底。第一次断电,林治远被老杜关了起来,这时的林治远焦急失望。他以为他的同伴不理解他,而此时时间已然所剩无几,而自己却被关起来,对于调试的事情无能为力。第二次断电,不仅将故事推向高潮,也将林治远的心推向谷底,红旗停下时阻断球却断裂,而重铸阻断球又缺乏材料,这些外界的打击使林治远迷茫颓废,他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办。但是这时来电了,来的不仅仅是电更是希望和光明,老百姓们纷纷将自己的东西拿出来希望可以帮到他们。这也极大的鼓舞了林治远,让他又充满信心和干劲,最终成功重铸安装阻断球。
四、感悟
在开国大典的准备过程中,林治远只是一个极其普通微小的人物,但是他却在普通的岗位上做出了不普通的事情。他为了保证开国大典的顺利进行,不放过每一处可能存在的隐患,经过无数的排查和实验,最终将电动升旗成功的带到了开国大典上。每次的盛会展现在人民面前的都是一次次的靓丽光彩谁又知道背后的他们付出了多少。
(来源:朋辈心理互助联盟—地科院心理服务站 文/梁域辉,张怡然 指导老师:李民 刘莉 参考文献:《我和我的祖国》:笑泪之间,与历史相遇 图片源自网络,如侵则删)
图一 电影海报
图二 电影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