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是人的全面发展,而美育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振兴下的文化振兴应以乡村为主体,激活传统文化,发展文旅经济,沟通城乡文化,同时应注意规划实施内容和形式,关注农村发展需求,建立产教融合项目,实现乡村美育的因地制宜、互联共享和可持续性。本文对乡村文化振兴中美育的价值意蕴、现实困境和实施路径三个方面进行探讨,旨在为新时期高校美育课实践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乡村振兴;乡村文明;美育;价值;路径;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重大历史任务,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金沙娱场城app7979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指出,弘扬中华美育精神,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全面深化学校美育综合改革、整合美育资源,面向广大农村群体不断完善相关课程和教材体系。高校作为培养人才、传播知识、服务社会的重要机构,应该积极响应乡村振兴战略,将美育课程与乡村文明和发展相结合,开展有针对性、有特色、有影响力的实践教学活动,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一、乡村振兴背景下美育课实践教学的价值意蕴
(一)激活传统文化,增强内生动力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风土、民俗及艺术形式。这些传统文化是乡村的灵魂和财富,也是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扎实推进乡村文化振兴,融合发展城乡文化,加强文化铸魂赋能。乡村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和源泉,是中华文明的基石和根脉。美育课实践教学可以通过走进了解乡村、体验传承乡村等方式,激活传统文化的生命力,让农民感受到自己文化的魅力和价值,增强自信心和自豪感。同时,美育课实践教学也可以通过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创新、传播等方式,让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相适应,与时代需求相契合,为乡村振兴提供精神支撑和文化动力。
(二)发展文旅经济,促进产业多元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2]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旅游休闲、文化体验等方面的需求日益增长。乡村作为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的宝库,具有巨大的文旅经济潜力。乡村是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的集合体,是旅游休闲和体验生活的理想场所。美育实践教学可以通过对乡村的调研、规划、设计、宣传等方式,打造具有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的文旅产品,吸引更多的游客和消费者,为乡村创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美育实践教学也可以通过对乡村的培训、指导、合作等方式,帮助农民提升文旅服务水平和管理能力,促进乡村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多元化,为乡村振兴提供物质基础和经济动力。
(三)作为城乡中介,沟通城乡文化
乡村是城市的补充和延伸,是城乡互动和融合的重要领域。城乡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和隔阂,这不利于城乡协调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高校作为城乡之间的重要桥梁,可以通过美育课实践教学,建立城乡之间的沟通渠道和交流平台,促进城乡之间的文化互动和融合。《金沙娱场城app7979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提到要推进农村学校艺术教育实验县等综合改革实践,建立校际教师共享和城乡学校“手拉手”帮扶机制[3]。高校美育实践教学可以通过向农民传授先进的知识、技能、理念等方式,帮助农民提升素质和能力,缩小与城市的差距。同时,美育实践教学也可以通过向城市展示乡村的风貌、风情、风俗等方式,让城市人了解和尊重农民的生活和文化,消除偏见。这样,美育实践教学就可以作为城乡之间的中介,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持和社会动力。
二、乡村振兴背景下美育课实践教学的现实困境
2022年11月,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纲要》中提到“加强美育的社会资源供给”“鼓励高校结合本校所在地域教育资源的优势开发一批公共艺术优质教育资源”。然而,结合改革现状来看,高校与乡村协同育人美育教育模式仍处在理论构建阶段,未能产生相关的典型案例和实践经验,发展较为缓慢。从整体上来看,当前美育实践课程与乡村协同发展的阻碍由多方面因素导致。
(一)实践缺少长期规划,忽视农村发展战略
美育实践教学应该是与乡村振兴战略相契合、相协调、相支持的。然而,在现实中,很多高校美育实践教学活动缺少长期规划和持续跟进,只是偶尔进行一些短期的走访、调研、服务等活动,没有形成稳定的合作关系和持续的影响力。这样的实践教学活动往往忽视了农村发展战略的指导作用,没有紧密结合农村的实际需求和发展方向,不能有效地促进农村的经济增长和文化繁荣。一些高校美育实践教学只是把乡村作为一个拍摄的对象,而不是一个参与的主体,只是把乡村文化作为一个形式的载体,而不是一个价值的源泉。这样的实践活动往往缺乏深度,不能真正触及乡村文化的精神内核,也不能真正激发学生对乡村文化的热爱和责任感。
(二)实践无系统规划,忽视农村文化多样性
美育课实践教学应该是以农村文化为内容、为目标的。然而,在现实中,很多美育实践教学活动无系统规划和统一标准,只是随意选择一些项目进行实践操作,没有充分考虑到农村文化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这样的实践教学活动往往忽视了农村文化的内在价值,没有尊重农村文化的多样性和特色,不能有效地传承和弘扬农村文化的精神内涵。一些高校美育实践教学只是偶尔开展一些项目,而不是系统或长期地建立一些平台或机制,只是依靠个人或团队的热情,而不是借助政策或资源的保障推动。这样的实践活动往往缺乏连贯性和稳定性,不能真正形成美育课与乡村振兴的良性互动和共同发展。
(三)实践缺乏创新,忽视农村美育的特殊性
文化为根,创意拓维。美育课实践教学应该是以农村美育为目的、为成果的。然而,在现实中,很多美育实践教学活动缺乏创新思维和方法,照搬城市或西方的美育理念和模式,没有充分考虑到农村美育的特殊性和差异性。这样的实践教学活动忽视了农村美育的本质和目标,没有满足农村群众的美育需求和期待,不能有效地提升农村群众的美育水平和素养。一些美育实践教学在乡村振兴中的影响力并没有得到充分的评估和反馈,导致实践活动往往难以评估其效果和价值,难以提升其影响力和认可度。
三、乡村振兴背景下美育课实践教学的实施路径
(一)增强实践主体“乡村本位”思考,因地制宜的乡村美育
乡村不是展示现代艺术的现场,而是丰富大众精神文化生活的家园。因此,美育课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应该以乡村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为出发点,结合乡村的实际需求和发展方向,开展有针对性、有创意、有价值的美育实践活动。
首先,深入调研,了解乡村的美育现状和需求。美育教师和学生应该在进入乡村之前,通过多种渠道分析乡村的基本信息,如人口结构、经济状况、教育水平、文化传承、艺术资源等,以及乡村居民对美育的认识。这样可以为美育实践活动的设计和实施提供依据,避免盲目地将城市的美育理念和模式强加于乡村。
其次,尊重差异,挖掘乡村的美育特色和优势。美育教师和学生应该在进入乡村之后,通过深入交流和参与,发现乡村美育特色和优势,如民间艺术、传统工艺、自然风光等,并尝试将这些元素融入美育实践活动中,使之与乡村的文化氛围相契合,增强乡村居民的认同感。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艺术语言,坚持“一村一品、一品一韵”,力争让每一个村落、每一栋建筑都成为乡村的独特风景区,让艺术真正能够成为美好乡村振兴的重要助推力,让艺术创意真正地能够为乡村经济振兴发挥力量[4]。
最后,互动合作,创造乡村的美育价值。美育教师和学生应与乡村居民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协作关系,充分发挥各自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共同解决乡村面临的美育问题和挑战,如何保护和传承民间艺术、如何提升乡村环境美化水平、如何培养乡村青少年的审美能力等,并通过各种形式展示和分享美育成果和经验,促进乡村居民的美育素养和生活质量改善。始终做到以“农民为主、艺术家指导、政府协助”为主线,通过改变农村传统产业模式、反映农民自信、情感归属的艺术手段、艺术思维和艺术创新,改善农民物质生活水平和精神食粮、提升农村发展内在动力等,改变农村整体形象,实现农业产业创新升级。
(二)创“五环”驱动模块化美育教学,互联共享的乡村美育
21世纪以来第20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需要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5]。数字化乡村美育教育是未来高校学生服务乡村美育的一种趋势,通过数字化技术,可以将美育资源变得更加普及,提高乡村美育教育的效果。通过“党委政府+艺术家+村民+省内高校+互联网”的新模式,以构建一个多元化、开放式的乡村美育教学平台,实现美育课与乡村美育需求的有效对接和互动。
第一环节,线上培训。美育教师通过互联网平台,接受乡村美育的理念、方法和案例培训,提高对乡村美育的认识,为进入乡村做好准备。第二环节,线下考察。美育教师和学生到指定的乡村进行实地考察,与当地的党委政府、艺术家和村民进行沟通交流,了解乡村的文化特色、美育资源和需求,为制定美育方案提供依据。第三环节,线上设计。美育教师和学生根据考察结果,通过互联网平台,与其他省内高校的美育课进行协作,共同设计适合乡村特点和需求的美育方案,并提交给当地的党委政府、村民进行审核和反馈。例如媒体融合报道可以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形式,生动地展示当地的特色产业,如优质农产品、手工艺品等。有助于扩大市场,吸引更多的客户,推动农村产业的发展。第四环节,线下实施。美育教师和学生再次到乡村,与当地村民进行合作,按照美育方案进行具体的实施工作,如开展艺术培训、展示演出、环境改造等,利用艺术媒介的教育功能,做到了“授人以鱼”也“授人以渔”[6]。第五环节,线上评估。美育教师和学生回到学校后,通过互联网平台,结合新媒体(抖音、快手、微博)与其他省内高校的美育教师和学生进行交流,对自己的美育实践活动进行总结,并向当地村民反馈结果和建议。通过这样一个“五环”驱动模块化美育教学方式,可以实现美育课与乡村美育需求的有效对接和互动,提高高校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服务能力,促进乡村文化振兴和社会发展。
(三)产教融合项目助力乡村振兴,可持续性的乡村美育
产教融合就是把产业和教育连起来,构建“专业+服务乡村振兴实践+师生”“学校+乡村+项目”等融教、学、做于一体的行动导向教学模式[7]。让教育能帮产业,产业也能给教育更多机会。美育课在乡村振兴的时候,应该积极找和乡村有关的产教融合项目,比如乡村旅游、乡村艺术节等,把美育和乡村的发展结合起来,实现乡村振兴与“美育创新”的双赢。
首先,产教融合项目可以为美育课提供更多实践的地方和东西。美育老师和学生可以通过参加产教融合项目,和乡村的传统文化产业合作,如民间艺术、传统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等,通过专业指导和创新设计,帮助乡村保护和传承这些文化资源,提升其市场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同时也为美育课提供了丰富的教学内容和实践平台。或者在乡村做有特色的艺术品。这样不仅可以丰富美育课的教学形式,提高老师和学生的创新力,也可以为乡村提供更多的美育服务和产品,增加乡村的收入和知名度。
其次,产教融合项目可以为美育课带来更多的实践价值。美育老师和学生可以通过产教融合项目,和乡村居民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持续参与乡村的美育建设,如旅游、康养、文化创意等。不断完善美育活动的设计和实施,使之更加符合乡村的需求和特点。这样不仅可以提升美育课的教学水平,而且也可以促进乡村居民的美育素养和生活质量的提升,增强乡村的凝聚力。例如可以创新模式“旅游+产业融合”来优化艺术乡建,形成消费市场的循环,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体验;另一方面,新业态产品增加艺术附加值,吸引新乡民进入,打造文化之旅3.0时代,挖掘在地文化基因,重塑地方文化IP,促进消费市场的增长和农民收入的提高。
最后,产教融合项目可以为美育课创造更多的实践机遇和挑战。高校美育老师和学生可以通过产教融合项目,和乡村面对面的交流,了解乡村在美育方面遇到的困难。例如,如何保护和利用好乡村的自然资源、如何平衡好传统与现代等。这样不仅可以拓宽高校美育课的教学视野和思路,激发老师和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而且也可以推动乡村的美育创新和转型,实现乡村的可持续发展和繁荣。
结语:
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美育课程体系的建设不再仅仅依赖于传统的“知识性”教育模式,而是更加注重实用性和应用价值。这使美育课更加贴近乡村生活的实际需求,有助于将美育活动融入乡村百姓的日常生活中。通过逐步扩大美育的“辐射圈”,我们能够将更多的美育资源面向乡村开放共享,让乡村百姓更方便地接触到各种艺术形式和审美活动。这不仅能够提升乡村百姓的艺术欣赏能力,还能够将艺术与乡村产业相结合,推动乡村经济的发展。在美育资源的扩容过程中,我们注重建立面向人人、全面渗透的“大美育观”[8]。这意味着不仅仅是学校,乡村的各个角落都能够成为美育教育的场所。通过将审美活动融入乡村业态中,我们能够推进乡村基础文化设施和艺术活动实施建设,让乡村百姓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感受到美的存在。同时,高校拥有丰富的艺术资源和教育经验,可以为乡村美育提供有力的支持和指导。通过深化优质美育资源的社会效应,打造具有乡土文化特色的美育品牌系列活动。这些活动不仅能够丰富乡村百姓的文化生活,还能够提升乡村的文化形象和知名度。
通过以上的措施和努力,期望在乡村形成浓厚的美育氛围。使乡村百姓能够切实享受到地方美育教育的文化洗礼和乡村文化振兴带来的环境熏陶。这不仅能够提高乡村百姓的生活幸福感,还能为乡村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以文化软实力推动乡村社会发展和经济繁荣,并在社会发展与经济繁荣中实现乡村文化自信与自强。
参考文献:
[1]黄子维.乡村振兴背景下对高校学生服务乡村美育实践的思考[J].剧影月报,2023(04):109-110.
[2]孙楠.乡村艺课——艺术类高校美育人才培养的思政实践模式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23(15):64-66.
[3]王淑芳.新时代美育背景下地方高校音乐教育赋能乡村振兴的策略研究[C]//山西省中大教育研究院.思政课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发展研讨会论文集.思政课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发展研讨会论文集,2023:79-80.
[4]赵潇,马丹丹.乡村振兴视域下高职美育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创新研究[J].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23,43(03):73-77.
[5]毛腾.乡村振兴背景下艺术类高校美育服务乡村路径与实施——以浙江省宁波市宁海县团村乡村改造为例[J].艺术教育,2023(05):263-266.
[6]周群.乡村振兴战略需求下地方高校美育课程开发路径探究[J].中国教育学刊,2022(02):154.
[7]张璐璐.高校共青团服务乡村振兴的模式创新——基于G校“一工一坊”美育共建共享品牌分析[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22,36(01):38-43.
[8]毋张明.高校艺术下乡助力乡村文化振兴的价值探析[J].福建茶叶,2020,42(0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