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家大学生素质教育基地 >> 他山之石 >> 正文

他山之石

【文以载道】新时代高校美育工作的现实因境及破解路径
2023-05-13 17:35 滕丹  维普期刊官网

新时代高校美育工作的现实因境及破解路径

滕丹

(东北石油大学,艺术学院)

摘要: 高校美育是促进青年大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一环。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国家更加重视高校美育工作,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制度规范,高校美育建设迎来了新的历史机遇和发展契机。但从当前实际情况来看,高校美育工作仍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共性问题。2020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发布的《金沙娱场城app7979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对加强和改进新时代高校美育工作提出了具体指导意见。新时代高校美育工作的推进,必须以国家政策为指导,结合新时代青年大学生的思想特点,深入分析问题的成因,在坚持立德树人的美育方向、构建五育协同的美育机制、树立个人与社会兼顾的美育价值、践行知情意行统一的美育功能、贯彻内外兼修的美育理念、落实中外融合的美育方针的基础上,促进问题的根本解决。

关键词: 高校美育工作;美育方向;美育机制;美育功能;美育理念;美育方针


美育工作一直肩负着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培养社会主义建设新人的时代使命,是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更加重视高校美育工作,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2019年,教育部印发《教育部金沙娱场城app7979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提出了“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的高校美育工作指导思想。2020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金沙娱场城app7979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对加强和改进新时代高校美育工作提出了具体指导意见。系列文件的出台,意味着新时代高校美育工作被赋予了更重大的育人责任和更鲜明的历史使命。加强新时代高校美育建设,就要充分认识到高校美育工作的重要社会价值和重大现实意义。虽然近年来高校美育工作取得了突出成绩,但通过调研和实践发现,高校美育在美育方向、美育机制、美育价值、美育功能、美育理念和美育方针上依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从方向、机制、价值、功能、理念和方针六个方面入手,进行深刻剖析并提出针对性措施,从而推进新时代高校美育工作创新发展。

一、美育方向——立德树人

近年来,一些青年学生受西方金钱至上、媚俗文化、泛娱乐主义、消费主义、享乐主义等社会思潮的不良影响,产生了庸俗化理解美的问题。这些青年学生认为“美需要建立在有钱有闲和消费的基础上”,并简单地理解为“美是上层社会的高雅生活”,“美是颜值高、才艺高”,“美是博眼球、高流量”,并把“财务自由”“繁琐仪式”“艺术技能”“化妆整容”“游戏娱乐”“网络审丑”等当作美好生活来追求。同时,在美学、艺术学的专业领域,西方话语体系也有着强势的影响,加之一些高校对把握美育方向重视不够,对培育大学生的道德、理想等方面的投入不足,没有积极引导青年学生形成认识美、鉴别美、创造美的正确价值认知,出现了传播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不够、不足、不充分的问题,无法强化青年学生在社会主义文化中的主体意识。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方向要同我国发展的现实目标和未来方向紧密联系在一起,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我国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2020年颁布的《金沙娱场城app7979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提出,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将学校美育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坚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陶冶高尚情操,塑造美好心灵,增强文化自信”。这些论述和要求为新时代高校美育工作指明了方向。归根结底,新时代高校美育工作方向就是坚持立德树人,通过对青年学生进行具有鲜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审美教育、情操教育、心灵教育、创新意识教育等,把青年学生培养成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所以,高校美育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和阶级性,抛弃了政治性和阶级性的美育就犯了方向性的错误,就会出现倒向西方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的问题。

高校美育课程要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建立学生的审美旨趣和对美的向往,尤其要教会学生在纷繁复杂的文化碰撞中分辨“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强调:“低俗不是通俗,欲望不代表希望,单纯感官娱乐不等于精神快乐。”高校美育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不能把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金钱至上、媚俗文化、泛娱乐主义、消费主义、享乐主义等思想错认为是美的实现手段、美的附属物和美的追求。高校美育课程要把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青年学生对党和国家的热爱,提高学生对党和国家的认识,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作为根本工作,使青年学生自觉产生为党和国家不解奋斗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

二、美育机制——五育协同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青年学生的审美素养、人文素养和创新能力提出明确要求,培养青年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高校美育在培育青年学生对美的向往,激发青年学生对外部世界的探索精神,强化学生文化主体意识,培养学生具备崇高审美追求、高尚人格修养方面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发挥好这种潜移默化的作用,将中华美育精神与民族审美特质中丰富的美育资源和德育、智育、体育、劳动教育相融合,是高校美育工作的重中之重。但从目前来看,大多数高校“就美育谈美育”的现象依然十分突出,开设的美育课程内容还比较单一,所能学到的知识有很强的局限性,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劳动教育学科之间的融合度不高,甚至存在着相互割裂的现象。

《金沙娱场城app7979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指出,树立学科融合理念,加强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劳动教育相融合,充分挖掘和运用各学科蕴含的体现中华美育精神与民族审美特质的心灵美、礼乐美、语言美、行为美、科学美、秩序美、健康美、勤劳美、艺术美等丰富美育资源。高校美育工作要按照上述要求,从德智体美劳全方位育人的角度出发,树立学科融合理念,使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和劳动教育相融合,提高学生审美与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要构建起科学完整的课程体系,发挥美育在“五育”中的“软性”推动作用,推进“五育”协同发展。第一,注重美育与德育的融合。相对美育而言,德育的学习是相对严肃的,要通过美育与德育的融合,引导学生掌握心灵美、礼乐美、语言美、行为美、秩序美的真谛,使学生更加直观形象地接受德育教化,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政治觉悟。第二,注重美育与智育的融合。作为美的一种高级形态,科学美是人类探索自然、发现客观规律的重要成果:作为美学的重要分支,科学美是人类审美意识进入较高阶段的精神成果,作为美育的重要内容,科学美已经成为美育和智育融合的重要教育成果。要通过美育与智育的融合,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美的真谛,通过审美意识的培养,为学生的智育注入精神动力,使学生更加乐于接受专业课程,提高专业素质,培养学生的干事成事本领。第三,注重美育与体育的融合。要通过美育与体育的融合,引导学生掌握健康美、形体美、竞争美的真谛,使学生更加注重健康,提高身体素质,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磨炼毅力,坚定信念,敢于直面挑战。第四,注重美育与劳动教育的融合。要通过美育与劳动教育的融合,引导学生掌握勤劳美、创新美的真谛,使学生崇尚劳动、甘于奉献,提高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三、美育价值——个人与社会兼顾

美育价值是指人的生命及其实践活动对于社会进步和个人人格完善所具有的作用和意义。受西方个人主义、利己主义社会思潮的影响,当下高校的青年学生都不同程度存在着注重自我感受、自我利益、自我价值,忽视整体利益和社会价值的不良现象。这种错误的价值观在青年学生修读高校美育课程中也有所体现。例如,选课时更加关注是否能够在课程中彰显和实现自身的优势,是否能够比较容易拿到学分或者拿到较高的学分。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的判定,使得高校美育课程的价值被严重窄化、工具化。加之很多高校开设的美育课程都局限在艺术教育、影视赏析等,比较偏重对学生个体感官感受的教育。这种来自学生选课意愿和学校课程设置之间的矛盾,导致高校美育在准确传递美的价值上,尤其是美的社会价值上存在明显不足。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涵盖了物质、精神、文化、生态等领域,意味着人们对美的追求既包括人们对物质和精神的需要,也包括对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等社会领域进步的需要。人是社会的人,自我价值的实现不能脱离社会,个体对物质和精神等方面的需要必须在社会中才能得到满足,个体对物质和精神等方面的需要以怎样的方式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得到满足也是由社会决定的。而社会进步是以实现人的社会价值为前提的,即通过每个个体对社会、对他人的积极实践活动所实现的。在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关系中,社会价值是实现自我价值的基础,自我价值的实现又有助于个体为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所以,高校美育课程要把培育青年学生对政治、对社会的美的价值判断能力作为首要任务,重点培育青年学生对党和国家的认同能力,以及青年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高校美育课程也要注重满足学生个体对艺术、审美和人文素养提高的需要。要发挥好美育课程对青年学生的心灵指引、精神提升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塑造的作用,特别是要着重教会学生处理个人与社会、付出与收获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促进学生以价值为准则身体力行,积极贡献社会。总之,高校美育要引导青年学生实现对国家、社会和人的美的感知能力、鉴别能力、自觉实践能力的统一,实现贡献社会与完善自身的统一。

四、美育功能——知情意行统一

高校青年学生处于“拔节育穗期”的“育穗期”,学习能力较强,对各门课程的要求也比较高。但目前大多数高校的美育课程尚停留在感性教育阶段,出现教育表面化、浅层化的问题,导致美育课程培育青年学生“知情意行”功能被严重弱化。大多数美育课程的重心都放在通过审美艺术活动使学生接触美的形态、美的事物方面,教学过程比较注重运用形象化的方法来丰富个人的审美感知,注重培养青年学生对感性美的认知、意识、注意、记忆,以及对个体艺术情感的塑造。这种偏重感官体验、外在表现和情绪唤醒的美育课程一度成了青年学生紧张学习生活的“调味剂”,成了相比于专业课的“休闲课程”,忽略了高校美育对青年学生的创造力思维模式的培养,忽略了高校美育的理性培养和行为塑造作用。

《金沙娱场城app7979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指出,“美育是审美教育、情操教育、心灵教育,也是丰富想象力和培养创新意识的教育,能够提升审美素养、陶冶情操、温润心灵、激发创新创造活力”;“高等教育阶段开设以审美和人文素养培养为核心、以创新能力培育为重点、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和艺术经典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公共艺术课程”。在高校美育中,不仅需要引导学生学会欣赏艺术之美、学会感知美,更需要引导学生掌握美的价值性,通过深入思考形成美的观念与意志,培育青年学生的创新理念和创新能力。所以,高校美育要把培养和激发青年学生的创新理念和创新能力作为重心,衔接好认知、情感、意志和实践,实现培育青年学生“知情意行”螺旋上升的完整过程。培养具有创新理念和创新能力、敢于创新和乐于创新的青年人才,要将美育课程与新发展理念中的创新理念紧密结合,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创新是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的重大意义。在课程设置和改革过程中,增加课程的思想性和实践性,为学生提供更多艺术表现和创新实践的机会,锻炼青年学生的创造力,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同时,还要积极破解高校美育中出现的仅欣赏美、体验美的表面化、浅层化问题。

五、美育理念——内外兼修

高校美育课程承担着培养具有崇高审美追求、高尚人格修养、坚定文化自信的高素质人才的任务。在现有的教育体系中,存在一种“艺术教育即美育”的误解。这种观点不仅过于夸大了艺术技艺课程在美育中的地位和作用,而且窄化了美育的资源范畴。由于这种认识的偏颇,以及对美育课程育人功能的片面性认知,导致有些高校美育教学课程设置存在目标不明确的问题,认为美育就是书法、音乐、美术、舞蹈等艺术技艺教育。但实际上,美育的本质在于提高人内在的审美修养、人格修养和文化自信。无论是美育理论课、欣赏课还是实践课,开设的目的都在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受力以及创造力,以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和完善的人格。而诸如“追求物质胜于追求文化精神、追求浮华胜于追求简洁、追求外在胜于追求内在、追求形式胜于追求内容”的不良社会风气,则严重影响了大学生对美的认知水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追求真善美是文艺的永恒价值。艺术的最高境界就是让人动心,让人们的灵魂经受洗礼,让人们发现自然的美、生活的美、心灵的美。…我们要通过文艺作品传递真善美,传递向上向善的价值观,引导人们增强道德判断力和道德荣誉感,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只要中华民族一代接着一代追求真善美的道德境界,我们的民族就永远健康向上、永远充满希望”;“中华美学讲求托物言志、寓理于情,讲求言简意赅、凝练节制,讲求形神兼备、意境深远,强调知、情、意、行相统一。我们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展现中华审美风范”。这些讲话明确了文艺美的灵魂和中华美学的特征,同时也为新时代高校美育理念指明了方向。新时代高校美育要走出“艺术教育即美育”的误区,不仅要倡导“身美”“形美”“仪式美”,更要倡导“自然美”“生活美”“心灵美”“思想美”“内在美”。因此,亟须正确定位高校的美育课程,开设一批具有深厚文化底蕴、能够充分展现中华美的课程,增强青年学生的文化自信。高校美学教育课程向学生传递审美观念,必须贯彻“内外兼修”“形神兼备”的美育理念,不仅使人的外在行为、艺术素养等方面得到美的提升,而且能够实现“以美育人、以美立人”目的,促进青年学生的向善向美人格和文化自主意识逐步养成。

六、美育方针——中外融合

美育作为一门学科起源于西方,最早由德国诗人席勒提出,经由鲍姆嘉、康德、黑格尔、加德纳等西方哲学家的阐述逐步莫定了学科理论基础。20世纪初,蔡元培将“美育”一词率先引人中国,并将其列为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可见,美育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并不算长。当前,高校中的美育课程仍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脱离中国实际和中国审美评价标准的问题。例如,美育课程在介绍影视作品、艺术作品时大都以在国外获奖作为艺术最高荣誉,存在片面的“以洋为标准”的问题。而对中华传统美学精神、美学价值的挖掘和传承力度不够,尚未充分发挥中国传统文化中博大精深的美育资源优势。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强调:“如果‘以洋为尊’、‘以洋为美’、‘唯洋是从’,把作品在国外获奖作为最高追求,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东施效颦,热衷于‘去思想化’、‘去价值化’、‘去历史化’、‘去主流化’‘去中国化'那一套,绝对是没有前途的!”也就是说,高校美育课程不能陷入向学生传递西方美学评价标准的误区,美育是培养青年学生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手段,要发挥其延续中华美学精神,助推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要价值。因此,应打造一批代表中华美学经典文化的高品质美育课程,如“中国古典诗词鉴赏与传承”“中国经典影片鉴赏与分析”“中国民族音乐鉴赏与创新”等。这些课程不仅可以弘扬中华美育精神,提升青年学生美育素养,建立文化自信,也有利于扩大中华文化的世界影响力。当然需要强调的是,高校美育课程也并不是要回避一切与“洋”有关的文化。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美育也需要国际视野。以文化艺术为例,中国在批判、借鉴国外艺术成就的基础上创作出很多优秀的民族文化成果,如电影、话剧、芭蕾舞等,这种学习借鉴对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西方国家的高校美育课程经过上百年的发展,已经形成较为完善的体系,美育渗透于日常生活和国民教育的方方面面。美国将美育看作是终身教育,以促进学生可持续性发展为目的来设计高校的教学课程,强调美育对学生形成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性。英国同样重视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普及,鼓励美育课程的跨学科教学,让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可以在相同的课题中产生不同的思路。日本高校开展的公共艺术教育则强调现代与传统并存,坚持产学研相结合,早稻田大学设立了艺术与经济、艺术与科学、艺术与哲学等组合的模块式课程体系。这些国外高校的代表性案例值得我们深度思考和积极借鉴,我国高校美育的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应采取“洋为中用、辩证取舍、合理借鉴”的方针,实现中华之文化底蕴与世界之文化多样性兼容并蓄,使中国当代的美育既有中国气派又有世界格局。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人民日报》2016年12月9日,第1版.

[2]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

[3]刘锦诺,杨丽:《向美而生一新时代美育培养全面发展的美好人格》,《中国教育学刊》2021年第5期,第61页.

[4]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一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11页.

[5]周星:《当下美育观念辨析与高校美育难题再认识》,《美育学刊》2020年第5期,第11-15页.


关闭窗口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