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五位一体”的总布局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进入21世纪后,治国理政理念和实践实现了伟大提升和战略创新,已从追求单一经济的现代化目标,发展到包含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在内,全面的、系统的、立体的现代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全面推进、全面协调也更加具有中国特色的新阶段,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更加科学和符合国情。
“五位一体”总布局的形成和确立,反映了我们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理性把握,对我们党执政规律的科学提升。“五位一体”总布局是我们党伴随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深化所形成的,现已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大布局和总战略。从系统论说,“五位一体”总布局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和社会建设系统,经济建设是总布局的中心、政治建设是总布局的保障、文化建设是总布局的灵魂和支撑、社会建设是总布局的基础、生态文明建设是总布局的条件。五个方面建设环环紧扣、相互依赖,相互联结,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共同提高,极大丰富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丰富内涵和路径选择。
实践是理论的来源和发展的动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五位一体”的总布局,是我们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产物和理论总结。反映了我们党改革开放以来及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程。我们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核心邓小平最早提出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两位一体建设,要求我们党要“两手抓,两手硬”,两个建设强有力推动了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结合新的历史实践创造性地提出政治文明建设,形成了政治、经济、文化建设“三位一体”的总布局,胡锦涛同志出任我们党的总书记后,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我们党的执政目标,其实质是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建设,这就是把社会主义建设的总布局由“三位一体”升华为“四位一体”。标志着我们从注重物的增长到更加尊重人的发展,全力解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人与人的关系,从社会建设的视角把科学发展观落到了实处。由此带来了党的十七大报告布局上的创新,重新加入了社会建设这一章,即第八章。社会建设把民生建设作为重点,明确指出了“五个所”,即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价值。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深化,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我们党开始高度关注生态文明建设,并在十七大报告中率先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概念和内容,但并没有独立成章,也没有上升到“五位一体”的总布局的高度。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把生态文明建设单独作为独立一章并写入新修改的党章,首次提出“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这个科学提法反映出我们党在治国理政的理念和实践上进一步成熟,标志绿色发展、绿色治理已成为我们党的伟大实践,使生态文明建设在现代化布局中处于更加突出的地位,体现了党中央对形势的准确判断,反映了党对历史、对世界、对未来认真负责的科学态度,有利于从根本上实现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革,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天地、新境界。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不仅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体布局,还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这一表述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更加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做到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极大地丰富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核心立场。今后怎样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报告还做了科学的论述,两次提到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以制度的威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报告还有许多新的提法,如,“生态产品”等,其目的是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要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建设美丽中国。
总之,社会主义建设“五位一体”总布局的提出和付诸实践,让13亿中国人民看到了党领导建设美丽中国、造福亿万人民,践行绿色发展的理念和决心。党的十八大已胜利闭幕,新一届党中央已形成,已给全党和全国人民树立了充分的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即是经济发达、政治民主先进、文化先进繁荣、社会和谐的社会,是生态文明的现代化社会。这标明“五位一体”总布局是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伟大实践,是践行科学发展观,实现科学发展“主题”和“主线”的大平台。
(作者单位: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