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坚定的信仰,与时俱进的战略目标
柳建辉 沈传亮
长征途中的红军部队 (版画),刘仑一九五七年作
作为无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伊始,就开宗明义地向世人宣告:党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邓小平说过,“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中国革命胜利的一种精神动力。”但是,对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仰不是建立在空想之上的。历史证明,中国共产党90年的历史,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具体实践日益结合的历史。正是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把对共产主义事业的信仰,统一于不同历史时期的具体发展目标当中,使中国社会的变迁走向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正确方向。
一、党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但在不同历史时期,党的战略目标不断演进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是中国共产党,就源于它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与对共产主义的不懈追求。毛泽东明确指出:“认清中国社会的性质,就是说,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根据。”党成立后,根据马克思主义理论来研究中国社会状况和阶级关系,来确立各个时期的战略目标、奋斗目标及革命纲领。建党初期,党虽然认识到中国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国家独立和民族生存受到威胁,社会发展停滞不前、人民生活困苦不堪等基本国情,但并没有真正认识到中国社会性质是基本国情的核心,因而普遍认为中国革命是以无产阶级为主体的社会主义革命。直至1922年6月党的“二大”时,才深刻分析当时的国际形势和国内政治经济状况,阐明了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和动力,区别并提出了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以及建立民主联合战线的政策与策略,在中国近现代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适合中国国情的、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回答了中国究竟“向何处去”的大问题。
此后,中国共产党经过大革命失败后的艰苦探索,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创了独特的中国革命道路,并在如何实现社会主义的探索中,阐述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目标,提出了通过人民民主主义实现社会主义等思想。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怎样“救国图存”、中国究竟“向何处去”,成为当时许多仁人志士所探索的大问题,而究竟走资本主义道路还是走社会主义道路符合中国国情?又是近代以来中国所发生的金沙娱场城app7979关于社会发展方向的所有争论的焦点。在中国共产党建立前,中国人民进行了80多年顽强不屈的斗争,但是没有一个阶级、一个政党像中国共产党这样认清这场斗争的本质,提出明确的革命纲领和奋斗目标。中国人民只是在找到并接受马克思主义并成立了中国共产党之后,才在精神上处于主动地位,中国革命才逐步走上胜利的道路。
新中国成立后多年来,由于理论准备不充分,经验不足,基础不强,急于求成,中国的现代化之路并非一帆风顺,教条主义等时有发生。特别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所出现的、延续到爆发“文化大革命”那样的极左思潮,把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观点教条化到极点,大大地延缓了现代化进程,而且一度误入“左”的歧途。可贵的是,中国共产党具有自我纠错的机制和勇气,中国人民富有顽强的进取精神。随着认识的深化,中国共产党在现代化问题上认真总结历史经验,深刻反思历史教训,在经过了“文化大革命”那样的极左错误后,邓小平更突出地强调:马克思列宁主义也要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世界上的问题不可能都用一个模式解决。中国有中国自己的模式”。“中国式的现代化,必须从中国的特点出发”,“不能照抄西方国家或前苏联一类国家的办法,要走出一条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合乎中国情况的道路。”过去,在“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的年代,人们“谈资变色”,凡是来自资本主义国家的东西,都被否定、被打倒。今天,我们“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正是在这些正确思想指导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共中央认真总结这方面的经验教训,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始终强调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通过改革开放加快现代化进程,尽快发展生产力,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回顾改革开放30多年的历程,中国人民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勤劳勇敢,大力推进改革,不断扩大开放,经过艰苦探索,成功地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迈进了坚实的一步。
二、从“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我党金沙娱场城app7979关于国家建设的目标更加清晰、具体、全面,这既体现了党的成熟与自信,也更加科学,贴近中国实际
中国共产党为实现人民的解放、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复兴而诞生,直接承载着领导人民建设国家、推进现代化发展的使命。90年前,党诞生时,面对的是一个灾难深重的旧中国。在把旧中国变为新中国的过程中,党结合国情提出了建设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中国的国家建设目标。
1921年7月召开的中共“一大”只是遵循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提出建立“新社会”的目标,对国家建设目标未曾涉及。党的“二大”宣言明确指出,党奋斗的目标是“建立中华联邦共和国”。“三大”拟定的党纲草案涉及到了国家建设目标:“建立无产阶级独裁制,创造世界的苏维埃共和国,以进入无产阶级的共产社会。”1940年初毛泽东发表《新民主主义论》,不仅提出了建立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思想,还指出“一切革命的阶级对于反革命汉奸们的专政,这就是我们现在所要的国家。”“这就是今天‘建国’工作的唯一正确的方向”。在抗日战争即将取得胜利的前夜,毛泽东在“七大”开幕式上,明确提出“我们的任务不是别的,就是放手发动群众……建设一个光明的新中国,建设一个独立的、自由的、民主的、统一的、富强的新中国而奋斗。”“七大”党章,第一次明确列出了党的国家建设目标:“建立独立、自由、民主、统一与富强的各革命阶级联盟与各民族自由联合的新民主主义联邦共和国”。这是在总结民主革命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符合中国实际的国家建设目标,既体现了党的成熟与自信,也更加科学,贴近中国实际。
夺取全国政权后,党的执政逻辑相应从革命转向建设和发展。1964年底,周恩来在三届人大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我们的目标“是要在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毛泽东在修改《政府工作报告》时,特意加写了如下一段话:“我们不能走世界各国技术发展的老路,跟在别人后面一步一步地爬行。我们必须打破常规,尽量采用先进技术,在一个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的现代化的强国。”这是一个凝聚了近代中国所有仁人志士,特别是中国共产党人心血和愿望的伟大任务。从此,实现四个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强国,正式成为党的国家建设的奋斗目标。
“文化大革命”期间,党的“九大”、“十大”、四届人大等重要会议都延续了此前制定的国家建设目标。如在党的“十大”上,周恩来在政治报告中,再一次明确了要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国家建设目标;在四届人大上,代表党中央讲话的周恩来重申了“四个现代化”的国家建设目标。“文革”结束后召开的中共“十一大”,继续提出“把我国建设成为伟大的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强国”的口号。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国家建设目标依然围绕国家富强的主题,但具体表述上有了进一步的丰富和拓展,使国家建设目标更加清晰、具体、全面。党的“十二大”正式提出了国家建设的新目标:“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这个阶段党基本完成了从“四个现代化”到更宽广的国家建设目标的跨越,对现代化国家的理解趋于全面。
经过改革开放初期的生动实践,党在“十三大”上对国家建设目标给予了更加细化和科学的阐述,提出要“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与“十二大”相比,又前进了一步。“富强、民主、文明”三位一体新目标的提出,不仅是着眼于人民物质和文化生活的改善与提高,而且是着眼于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三个方面的统一,反映了整个社会全面发展和共同进步的特征。这一思想在党的“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上得到了延续。
基于新世纪新阶段的新特征,2007年11月召开的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表明党对现代化建设客观规律的认识更加科学、全面,对国家建设目标的描绘更加明确、具体。
三、90年来我党奋斗目标演进的启示
90年来,党在社会主义道路和国家建设目标演变历程中,积累了诸多宝贵经验。从政党、国家和社会协调发展的视角看,至少有这样几条值得注意。
一是确立发展目标必须从中国实际出发。作为一个有远大政治追求的政治组织,党必须树立崇高的理想和国家建设目标。但制定目标要从国情出发,切不可脱离实际。当年“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的口号显然不妥。
二是确立发展目标必须与时俱进。作为一个致力长期执政的政党,必须根据变化的世情、国情、党情、民情,提出既符合实际又能激励民众的国家发展目标。
三是必须继续加强现代国家建设。尽管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也要看到中国离实现现代化的目标还有一段时间,与作为现代国家的标准还有一定距离,在政治民主发展、法治理念普及、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创新能力提高上还要继续努力。
四是加强党自身的现代化建设。建设现代国家、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必然要求执政党自身的现代化。目前,推进党的现代化应祛除党政不分的弊端,实现从与计划经济相适应的党建模式向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党建模式转变。
(作者分别为中央党校党史教研部主任、中央党校党史部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