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视点
当前位置:首页>>栏目名称

十六大以来党的执政能力提升

发布日期:2012年11月05日          作者:         编辑:管理员         审核:         点击:[]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科学判断形势,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坚持实事求是、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党的治国理政水平及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的能力有了显著提升。
  理论创新的能力显著提高  
  理论创新的能力是最重要的领导能力,是党执政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是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十六大以来这10年,我们面临着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严峻的挑战。在世情、国情、党情、社情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我们党科学判断形势,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开创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进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我们党理论创新最突出的表现是,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将科学发展的深刻涵义纳入党的执政理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科学概念,深刻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十六大以来的理论创新具有鲜明的特点,即党的理论创新是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继承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重要思想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回答和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发展中一系列重大现实问题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同时,把理论创新与理论武装有机地结合起来,进一步提高党的建设的科学化水平。应该说,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也是党的执政理念的重要升华,党的理论创新有力地提高了全党和各级领导干部的辩证思维、战略思维、全局思维和创新思维的能力。
  依法执政的能力显著增强  
  能不能坚持依法执政,是执政党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十六大以来的10年是我国法治建设力度最大的10年,它彰显了我国执政能力的增强。2002年党的十六大将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2007年召开的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并对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10年来,我们党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通过领导立法、带头守法、保证执法,使党的执政地位不断巩固。在现行宪法基础上,制定并完善了一大批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国家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基本实现了有法可依。立法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和立法质量不断提高,法律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各项权利、确保国家权力正确行使等方面的作用不断增强。总的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

  改革开放的能力持续加强  
  实践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继续推进改革开放,为科学发展提供动力支持和体制保障。回顾十年来改革开放的历程,有这样几个突出特点:第一,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坚持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党中央在领导改革开放的实践中,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坚持改革开放结合起来,把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发展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把推动经济基础变革同推动上层建筑改革结合起来,把坚持独立自主同参与经济全球化结合起来,把促进改革发展同保持社会稳定结合起来,使改革开放不断取得新进展和新突破。第二,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推进改革开放。紧紧扭住紧紧建设这个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坚持统筹兼顾,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坚实基础。第三,按照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着力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10年来,党中央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巩固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的基础上,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和创新,改革集体林权制度。与此同时,围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主体功能区建设,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完善公共财政体系;着眼于建立现代金融体系,继续推进金融体制改革,优化资本市场结构,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和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文化体制和社会体制改革,加大教育、卫生领域改革的力度,加快构筑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网。第四,加强顶层设计,全面、配套、协调推进改革开放。为了打好改革攻坚战,党中央、国务院更加注重改革的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协同推进;更加注重处理好重点领域改革与全面改革的关系,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及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更加注重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保证改革整体推进、配套进行。第五,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十六大以来,我们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把“引进来”和“走出去”紧密结合起来,扩大开放领域,优化开放结构,提高开放质量,完善内外联动、互利互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努力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和影响下,我国对外开放面临新的挑战,遭遇的经济纠纷和贸易摩擦增多。在这种情况下,中央和国务院作出一系列部署,加强宏观指导,强化政策支持,简化审批手续,健全服务保障,使我国对外开放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
  宏观调控的能力不断提高  
  宏观调控能力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可或缺的领导力。十六大以来,我国发展进入关键时期,改革进入攻坚阶段。从国际环境看,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和深层次影响不断显现,欧债危机仍然处于高危阶段,发达经济体仍处在衰退边缘;从国内看,制约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的结构性矛盾还没有根本解决,改革发展的体制性机制性障碍凸显。在复杂的矛盾和困难面前,党中央审时度势,将政府宏观调控“有形之手”与市场机制“无形的手”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建立和完善宏观调控体系,增强宏观调控的预见性、针对性、灵活性和有效性。党中央进行宏观调控具有几个鲜明特点:第一,正确处理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与控制通货膨胀的关系,把握好经济增长与抑制通货膨胀的平衡点,增强财政、货币、价格、外贸、产业、土地、环保等各项调控政策的一致性和协调性,防止经济出现大起大落,把物价涨幅控制在合理区间内。第二,正确处理当前与长远的关系,在巩固和发展宏观调控成果的同时,着力解决制约经济长远发展的突出矛盾,为今后和更长时间内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创造条件。第三,正确处理总量与结构的关系,在进一步缓解总量矛盾的同时,切实增强调整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的自觉性、主动性,推进结构优化升级和经济发展质量不断提高。第四,正确处理内需与外需的关系,努力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增强内需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在更高层次上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增强国家和企业的整体竞争力,把开放型经济提高到一个新水平。第五,正确处理局部与全局的关系,在加强总体布局、统筹区域发展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解决各地区、各领域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真正做到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第六,正确处理发展与改革的关系,既要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为改革提供良好环境和条件,又要深化改革,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发展中的体制性、结构性矛盾,为科学发展提供体制机制保障。特别是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主线,作为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实践证明,近年来我国宏观调控取得明显成效,在世界主要经济体增长放缓甚至进入衰退之时,我国经济仍然保持了较高的增速,成为带动世界经济复苏的重要引擎。宏观调控不仅推动了经济稳定增长,同时在扩大就业、稳定物价、调节收入分配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明显增强  
  在新形势下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这是党执政能力的重要体现。十六大以来,我们党高扬人民民主的光辉旗帜,坚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建立健全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的决策机制;建立健全人尽其才、能上能下、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建立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保证党和国家机关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同时,着眼于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不断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总体来说,十六大以来,我们党着力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有效地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优越性。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得到加强  
  十六大以来,党中央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正确处理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及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对加强创新社会管理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和部署。2004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坚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金沙娱场城app7979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到2020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原则和重大部署。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在加强社会建设的总体思路下,要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2011年2月,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扎扎实实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并提出牢牢把握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的总要求。他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不断提高“六种本领”,即激发社会创造力的本领、管理社会事务的本领、协调利益关系的本领、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本领、开展群众工作的本领、维护社会稳定的本领。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我国社会管理工作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探索创新,取得了重大进展,社会事业建设步伐加快,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的社会政策与制度建设得到加强,社会管理的科学化水平不断提高,有力地推动了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
  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明显提升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思想精神上的旗帜,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建设的能力是执政能力的重要体现。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把文化建设放在党和国家全局工作的重要战略地位,以历史的紧迫感和高度的自觉性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面对当今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重要因素的新形势,我们必须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着眼于提高民族素质和塑造高尚人格,以更大力度推进文化改革发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进行文化创造,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2011年10月,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金沙娱场城app7979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决定》,这一纲领性的文件对新形势下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作出了部署,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反映了我们党领导文化建设的能力显著提升。在党中央的领导下,我们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形成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同时,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双百方针”,坚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坚持发展多层次、宽领域对外文化交流格局,大幅度提高了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显著增强了国家文化软实力,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

  公共服务的能力不断加强  
  公共服务能力是执政能力的重要内容,是党的宗旨的最直接体现。十六大以来,针对我国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足、发展不平衡的矛盾突出、基本公共服务的规模和质量难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的现状,党中央作出一系列部署和决策,千方百计改善民生,我国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基本公共服务制度框架初步形成。通过大力支持扩大就业、提高劳动工资最低标准、提高退休工资、提高对低收入群体的转移支付水平和覆盖面、三次调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等政策措施,拓宽了增收渠道,提高了居民收入水平,特别是千方百计地增加了农民的收入。10年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实际增长分别达到9.2%和8.1%。同时,加强了城镇居民养老、医疗等保障制度建设,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等相继建立,支撑起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出台了《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提出了加快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战略目标、总体部署和重大举措。强调要把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着力保障城乡居民生存发展基本需求,着力增强服务供给能力,着力创新体制机制,不断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加快建立健全符合国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逐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经过努力,“十二五”时期,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完善,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取得明显进展。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比较健全,城乡区域间基本公共服务差距明显缩小,争取基本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应付复杂局面和抵御风险的能力显著提高  
  十六大以来的10年是不平凡的10年,是迎接挑战、战胜困难、抵御风险的10年。我们党以无与伦比的智慧和勇气,经历了大风大浪的考验与洗礼,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航船胜利驶向前进。面对非典、南方雨雪冰冻灾害、汶川和玉树大地震、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等重大自然灾害,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心系人民,亲临一线指挥,协调各方,同舟共济,举全国之力抢险救灾,把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使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得到了最大发挥。2008年,当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肆虐全球时,中央冷静分析形势,果断采取宏观调控措施,迅速推出一揽子经济刺激方案,保证了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资料显示,我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的份额由2002年的4.4%提高到2011年的 10%左右,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20%。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变革大调整中,和平发展仍然是时代的主题,但同时世界仍然很不安宁。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局部冲突和热点问题此起彼伏,全球经济失衡加剧,南北差距拉大,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世界和平发展面临诸多难题和挑战。面对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十六大以来,党中央高举和平、发展、合作旗帜,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恪守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从容应对一系列关系我国主权和安全的国际突发事件,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拒腐防变能力进一步增强  
  新形势下,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面临许多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胡锦涛指出,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更为紧迫。10年来,党中央对反腐倡廉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部署,加大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工作的力度,注重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出台了《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强调要坚持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能力为主线,以制约和监督权力为核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健全制度为重点、以科学技术为支撑、以人民满意为标准,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的长效机制。我们党坚决查处违纪违法案件,保持了惩治腐败的强劲势头和高压态势,特别是查处了薄熙来、刘志军等一批大案要案,切实维护了党的纯洁性。同时,深入开展专项治理,解决了一些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党的作风建设进一步加强,逐步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反腐倡廉之路。

 

上一条:颜晓峰:十八大报告有四个层面的重大意义 下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新进展

关闭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