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如何确立文化自信,抢占价值体系制高点;如何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如何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把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这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当前文化建设的重大课题。为此,本刊特约三位学者展开深入讨论。
文化自信之核是价值观自信
■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践协同创新中心主任 沈壮海
成为文化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战略目标,是中华民族真正实现复兴的内在条件和重要标志。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之强,既表现为在国际文化格局中的文化创新程度、发展高度、影响力度等客观态势,也表现为其所具有的先进的文化精神、强大的文化自信。作为文化发展中的集体精神状态,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自信状况,现实地反映着并深深地影响着其文化发展的实际进程和客观态势。古往今来,每一文化盛世的出现,都得益于并强化着相应的文化自信。没有或不能确立强大的文化自信,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发展,便不可能有走向兴盛的底气与骨气、实现奋起的激情与活力,便会陷入失却“文化自我”的迷茫与焦虑,更无缘在文化发展的制高点上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文化自信有着多方面的构成与表现。对自我文化发展历史与现实的理性认知,对已有文化成就的礼敬与自豪,对当下文化发展道路的清晰与自觉,对自我文化创新能力的关注与确信,对未来文化前景的希望与信心,这些都是构成文化自信的重要维度、关键因素。而在文化自信的系统构成中更具核心意义,对文化自信的诸多构成维度、因素具有统摄意义的,则是价值观的自信。
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人们据之以观世界、思人生、辨善恶、别曲直、识美丑,也以之为向心凝聚、一体认同、创新创造的依据和向导。任何一种文化体系的性质,都由其内含的价值观决定、表征;任何一种文化体系的魅力,都由其内含的价值观培育、彰显;任何一种文化体系的发展,也都由其内含的价值观规约、引导。价值观在文化体系中的这种独特地位与功用,决定了它在文化体系中的核心意义,也使得价值观的自信,成为文化自信的内核。价值观的自信,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在推进文化发展的进程中有所依循、知所趋止、顽强进取的定力与韧性所在,也是一个国家和民族面对各种文明创造和文化滋养择善而纳、从容吞吐的气度与尺度所在。价值观自信的失落,会使一个国家和民族缺乏文化前行的定力、韧性、激情与从容,要么拜倒在异质文化的脚下不能自立,要么昧于世界文明潮流甘于自闭,要么茫然四顾迷失自我不知所向。文化的安全都将无由保障,更遑论文化的繁荣与强盛。
文化强国,首在强魂。魂,即核心价值观。价值观自信与文化自信、与成就文化上的强国之间的这种内在关联,启示我们在文化强国建设的进程中,要把弘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价值观自信摆在战略位置,强劲地确立起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价值观主轴,夯实我们走向文化强国的价值观基础。
增强价值观自信,需要我们用好理论的力量。当今世界,文化的交流、交融、交锋无时不在,软实力的竞争和价值观的较量愈演愈烈。不少国家竭力抢占价值观的制高点,鼓吹自己价值观的普世意义;不少文化体系着力于话语权之争,意图掌控价值观领域相应核心概念、范畴的定义权;不少具有鲜明意识形态色彩的理论学说纷纷假以学术的面目行销全球。我们要增进自己的价值观自信,必须基于扎实的理论建设,把各种形貌的价值观“辨清”,把我们自己的价值观“讲透”。“辨清”各种形貌的价值观,重点是准确把握西方热衷推销的有关学说与价值观的理论实质、来龙去脉、表现形态,辨清其赖以生成的现实条件、社会生态及其实践命运、理论局限,不雾里看花,不一味盲从,不简单移植。“讲透”我们自己的价值观,不仅要讲透中国人自己的价值观对于中国人精神独立性的意义、对于中华民族凝魂聚气实现复兴的意义、对于个体发展与百姓福祉的意义,而且要立足于当今时代价值观的制高点、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中国历史进程与当下发展的独特性,讲透我们核心价值观的社会主义特质、民族特性、中国特色、时代特征及其先进性;善于用中国的思想智慧、中国的话语体系阐述当代中国人的核心价值观,善于在不同文明、不同价值观的国际对话中展现、传播好当代中国价值理念的义理与意义,以理论的彻底性为全民族价值观的自信提供有力支撑。
增强价值观的自信,需要我们用好实践的力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空凭义理赏析的词藻,而是需要实际践履的理念;不是用以为现实辩护的饰语,而是用以鉴照现实的镜子、引领发展的星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建设实践中的实现程度越深刻、越广泛,生命活力也就越强,越能够深入人心。当前我们全面深化改革,不是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好,而是要使它更好;我们说坚定制度自信,不是要固步自封,而是要不断革除体制机制弊端,让我们的制度成熟而持久。实践本身更是一种强大的教育力量。在实践中人们终将炼就价值观自信的品质,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守者与积极践行者。
增强价值观的自信,需要我们用好文化的力量。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价值观的重要滋养在文化。增进价值观自信,离不开优秀文化资源的熏陶。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也形成了与之相应、独具民族气质的价值观。优秀的传统文化及其内蕴的价值观,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之源,也是支撑我们价值观自信的底气与底蕴。我们应当通过创造性转化,让优秀的传统鲜活于当下,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涵养发达的文化根系。在增强价值观自信中用好文化的力量,还要求我们以开放的气度、博大的胸怀对待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同时,用好当代中国新文化的力量。这就要求我们在承古汲外的基础上,激发全民族的文化创造活力,推动中华文化的创新性发展,创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中华文化创新性发展的水平,直接关乎我们文化自信与价值自信的程度,也直接标志着我们走向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里程。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站稳脚跟的根基
■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蒯大申
文化是民族之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人安身立命之基。就像生物基因携带着决定生物体遗传特征的全部生命信息,文化基因作为一个民族世代遗传的精神文化心理结构,也决定着民族文化和民族性格的基本特征。中华文明中金沙娱场城app7979关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思想,民为重君为轻、民为邦本的思想,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思想,知行合一、学以致用的思想,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兼相爱、求大同的思想,金沙娱场城app7979关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思想,金沙娱场城app7979关于格物致知、修身齐家的思想,都是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
不容否认,中华传统文化中也具有不少封建性的糟粕,五四时期受到激烈批判。今天,我们继承和发展中华传统文化,同样也要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基础上,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努力实现中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今天的中国人是古代中国人的后代,今天的中华文化是传统中华文化的延伸,历史长河中民族性格的演变与文化重心的转移,都是文化自身的调适与更新,而非外来文化的替换。中华文化源自中国这块土地,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在面向现代化和全球化的今天,传统文化中基本的优秀的核心价值应该得到继承和发扬,并在中华文明的未来发展进程中不断继往开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才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
首先,既要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要辩证地解决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自己的精神命脉。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应该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我们要深入研究阐发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提炼其中的精神和价值,把中华文化的普遍价值与时代精神结合起来,处理好继承和创新的关系,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与现代社会的基本价值相结合,成为百姓日用而不觉的行为准则和自觉奉行的价值观。
其次,要以海纳百川的宽广胸襟面向世界。科学和真理本无中外古今之别。欲求超胜,必先会通。我们要努力学习世界上各民族的优秀文化,与不同文明进行交流,加深相互理解,取长补短,融汇各国文化精华,为我所用。今天真正能够在中国人心中扎下根的,应该是那些既有中国底子,能够引领中国未来,又可以跟其他文明对话、呼应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三,要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体系,广泛开展传统文化的教育普及活动,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发扬光大。中小学校应该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及古籍的兴趣,研读文化经典教材,增进涵泳传统文化的能力,培养社会伦理意识与人文精神。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不仅可以继承传统,更重要的是通过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来培养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公共博物馆、公共图书馆、美术馆、纪念馆等公共文化服务机构,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中心和传统城镇、传统村落,都应该系统梳理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以人们喜闻乐见、易于参与的方式,让禁宫中的文物、古籍里的文字、大地上的遗产、乡土中的民俗活起来,让人们特别是青少年亲近这些中华文化瑰宝,领悟其中永恒的文化价值。
在交流和创新中增强文化自信
■清华大学教授 熊澄宇
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认为,在近6000年的人类历史上,出现过26个文明形态,只有中华文明是长期延续而从未中断的。中华文明几千年来绵延不断,始终一脉相承,不断创新。它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的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虽然遭遇了鸦片战争以来的一段低潮,作为世界四大古文明的仅存硕果,今天仍然在发扬光大。
中国文化拥有世界上最多的受众群,13亿大陆人口加上台港澳和海外华人构成了相对稳定的文化圈,有着共同的文化认同。中国文化在东方文化群中有着独特的地位与影响,传统的中华文化是东亚文化的核心。中国文化对西方文化并不排斥,对其中的先进部分一直持接收和包容的态度。从汉代的张骞通西域到明代的郑和下西洋,都表现了中国文化对西方文化的开放态度。改革开放以来,国外现代科学和文化的输入,使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文化更加丰富多彩。今天,我们在文化多元化的平台上,与世界各国展开积极的交流与对话,追求并存共荣,共同发展。这是一个走着自己的路,具有无比广阔的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的东方文明古国,正是它赋予我们充沛的文化底气和文化自信。
同时,也应当看到,我们面临复杂的世界文化现状。虽然多元化呼声高涨,但西方文化的强势覆盖也越来越明显。面对这种挑战,法国前总统希拉克明确表示,当今世界正面临着单一文化的威胁,这是一种新形式的殖民主义。对此,中国也需要研究积极的应对战略。目前,国际文化交往和学术活动中的议程设置和话语权由西方国家主导。学术评估体系、人文和自然科学领域的七大文摘和索引都由西方发达国家掌握。全球50家文化媒体娱乐公司掌握了当今世界95%以上的文化市场,传播于世界各地的新闻90%以上由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垄断。全球75%的电视节目是英语节目,80%以上的科技信息用英文表达,几乎100%的软件源代码用英文写成。北大有位教授曾经统计,从1900年到2000年100年间,中国全文翻译的西方学术著作将近10万册,但是西方完整翻译中国的书不到500册。与这个数字相关,值得我们思考的另一个数字是:公元1894年,就是甲午海战之前,日本每年要翻译70本中国的著作,1894年以后到1911年16年间,日本翻译中国的书一共只有3本。
这些数字清楚地告诉我们:文化与经济,文化与国力有着直接的关系。当国力衰败的时候,一个国家文化影响力会下降,在文化心态上也会产生崇洋、自卑、封闭等摇摆心理,对自己的文化就会不自信,文化因此成为涉及国格尊严和民族存亡的重大问题。而在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和国力上升以后,对文化力量的需求会更加鲜明地凸现出来。如果没有文明的继承与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与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因为中国梦的实现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均衡发展、相互促进的结果。在这个进程中,文化自信至关重要。我们要成为文化强国,就必须在文化建设上有所创新,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因为只有在世界文化的舞台上与其他文化交流互鉴、创新发展,我们才能真正实现文化自信。
在当前复杂的国际文化现状下,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推动文明交流互鉴,需要秉持正确的态度和原则。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中详细阐述了三个原则:文明是多彩的,人类文明因多样才有交流互鉴的价值;文明是平等的,人类文明因平等才有交流互鉴的前提。如果居高临下对待一种文明,不仅不能参透这种文明的奥妙,而且会与之格格不入。傲慢与偏见是文明交流互鉴的最大障碍;文明是包容的,人类文明因包容才有交流互鉴的动力。每一种文明都是独特的。在文明问题上,生搬硬套、削足适履不仅是不可能的,而且是十分有害的。一切文明成果都值得尊重,一切文明成果都要珍惜。
习近平主席对推动文明交流互鉴的态度和原则的阐述,为我们在世界文化的交流互鉴中实现中国文化发展创新、增强文化自信指明了方向。
首先,是提炼精神价值。就是要进一步提炼民族精神,塑造国家形象,增强文化认同与向心力,使之对内具有凝聚作用,对外具有呈现功能,让人们由文化认同达到民族认同、国家认同。提炼精神价值的核心是提炼和培育一个民族的价值观。应当认识到,中华文明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它深植于中国人的内心,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有永不褪色的时代价值,既有其连续性和稳定性,又不断与时俱进。当前,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最重要和最核心的是增强价值观自信。在价值观的传承、提炼和升华的同时,还要加强行为规范的建设,从法律、行政、道德和文化等不同层面入手,实现全民族文明素质和道德水准的提升。
其次,推动中华文明实现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在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同时,还要强调文化建设与历史传承的关系。激活中国文化的生命力,需要全面梳理与提炼我国传统文化资源。在这个过程中,特别要注意弘扬那些具有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同时积极探索和设计有益的和可行的文化制度,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基础,以我国经济改革的经验和教训为借鉴,完善社会主义文化制度建设。借助互联网、手机等新的科技平台,促进以中国文化为基本元素的文化产品和产业开发。激发全社会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支持我国在国际上具有一定优势的新兴文化业态的发展,关注中文文化产业的整合与互动,对那些具有鲜明中华民族特色的优秀内容产品,要通过相应措施给予专项支持与帮助。在积极参与国际文化的建构与交融中,塑造中国文化的整体形象。
世界文化是在多元互动中不断完善和发展的,中国文化在走出去的同时,也将从不同文明中寻求智慧、汲取营养,与其他丰富多彩的文明一道,为人们提供精神动力和心灵慰藉,携手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