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外国语大学陶家俊教授应邀到我院做学术讲座
北京外国语大学陶家俊教授于11月9日16:20,在思学楼B106给外国语学院全院师生做了一场题为“跨文化视阈中的文学关联”的学术讲座。
讲座伊始,陶家俊教授便探讨了 “切磋”、“琢磨”在学术中的重要性,认为学术的根本是一种思想的沉淀和交流。之后他又旁征博引,通过细致分析奥尔巴赫的《模仿论》一书的前两章,来说明如何通过文学文本的细读去理解一个时代甚至是整个西方文化的进程。陶家俊教授结合自己当年的学习经历,语重心长地鼓励在座的师生要多读经典的原版著作,因为真正能对一个人产生深刻影响的书并不多,好好地读完那几本,往往可以让人受益匪浅,事半功倍。他还特别推荐大家认真阅读后殖民主义理论家萨义德的《世界、文本与批评》和《文化帝国主义》等书,认为这些书可以帮助大家掌握文学、文化研究的具体视角和操作方法。
陶家俊教授不仅注重西文学习,还对中国的文学和文化有很深的造诣,并时刻关注中国近现代中国人文学术的发展与变迁。他说,我们有必要理解,20世纪早期那一批具有深厚中华文化底蕴和思想积淀的知识分子们在面对中国“三千年未有之变局”的大背景下,是如何以独特的方式,参与对民族、国家未来命运的思考的,如陈寅恪先生的《柳如是别传》便是通过明代一女子抒发了一种特殊的爱国情操,而钱钟书先生则试图通过《谈艺录》找到中西文化的共同之处,以此促进中国文明的沟通和交流。这些都应该成为我们审视当下社会的重要的思想源泉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