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四川大学王晓路教授 “文学与文化研究”讲座顺利举行

发布日期:2019年11月01日      作者:      编辑:罗琴琴      审核:      点击:[]

20191031日下午,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外国语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客座教授王晓路, 在思学楼B303为我院师生举办了一场题为“文学与文化研究”的讲座。讲座由外国语学院李虎副院长主持,我院研究生导师和研究生参加了本次讲座,现场座无虚席。

    王教授首先结合自己的求学经历和教学生涯,阐释了博览群书的重要性,指出了中国大学教育特别是英语专业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他认为,作为语言专业的学生,不能仅仅拘泥于教材学习或只聚焦于语言技能的提升,大量的文史哲方面的文献阅读更为重要。接着王教授从知识的考古讲起,到文化文学的研究,最后到人文学术的研究,整个讲解幽默风趣,深入浅出,发人深省。

    王教授曾在海外多所高校任教,深谙中西方教育观念之差异。讲座中他分别从中西方文化的形成与发展过程的不同,对比分析了中西方文化体系的差异。在谈到中西方大学教育时,他列举了剑桥、哈佛、耶鲁等著名大学的培养要旨。比如耶鲁大学的“无用之学”。曾任耶鲁大学校长20年之久的理查德·莱文曾说过:真正的教育不传授任何知识和技能,却能令人胜任任何学科和职业。“ 这与国内多数高校以知识和技能传授为主、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有着根本的不同。那么在中国国情下,这样的教育理念能否培养出让家长和社会都满意的人才呢?王教授对此并未多加评论,但问题却令人深思,发人深省。作为教育者的我们到底该教什么、怎么教,才能培养出社会真正需要的人才呢?而作为学生,又该学什么、如何学呢?对此,他提出了对大学生的五点要求: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探索本专业与其他专业的相关可能性;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能说会写,掌握各种文体的写作;练就超强的意志力,有较强的自我管理能力;具有立即适应能力,快速适应新环境新变化。

    王教授在谈到人文学术研究时,解释了人文学科是研究人类历史和境遇的学科,其研究方法是分析、批判和质疑,不同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经验主义方法。他举例区分了自然科学和人文学科的研究模式。自然科学研究的对象是自然事实,只涉及物理事实的物理性,而不涉及其目的性, 可重复性和客观性是自然科学的基本原则。而人文学科研究的是人类生活与行为,支配自然规律而不支配人类行为。其研究对象是筛选的事实,讨论的是事实的多样性,是在已知的基础上建立有效的联系。他幽默的总结“只有最聪明的人才学文科”博得大家阵阵掌声。

    讲座结束,一位教师如此评价:“儒雅风趣解古今,知识渊博通中西,这也许就是真正学者的风范,润物细无声。“ 这也反映了多数参加讲座的老师和同学们的心声。王教授为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作为学生,应当像他一样广泛涉猎,博览群书。 作为教师,更应如他, 用心教学,潜心钻研,少一分浮躁,多一分淡定; 少一份功利之心, 多一份学者情怀。


 

上一条:学院召开2019年秋季学期学位评定分委员会 下一条:外国语学院“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课暨“道德讲堂”活动顺利举行

关闭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