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组织开展情况
英语专业教研室开展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大讨论
大学英语第一教研室开展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大讨论
大学英语第二教研室开展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大讨论
学院师生交流座谈会
表1 学院教研室/党支部专题学习会
序号 |
教研室/党支部名称 |
时间 |
地点 |
1 |
英语专业教研室 |
11-12 、11-19 |
思学楼B301 |
2 |
大学英语第一教研室 |
11-12 、11-19 |
思学搂CD405 |
3 |
大学英语第二教研室 |
11-12 、11-19 |
思学搂CD305 |
4 |
俄语教研室 |
11-12 、11-19 |
思学搂D209 |
表2 学院师生交流座谈会
序号 |
时间 |
地点 |
参与人数 |
特邀专家姓名/单位 |
1 |
11-25 |
思学搂A408 |
20 |
|
2 |
12-3 |
思学搂AB406 |
25 |
|
二、调研讨论结果
(一)“研究生思政教育和课程思政”意见建议
1、研究生教改还没有设置专门的课程思政项目。但翻译硕士课程思政研究已经开始开展,目前立项一项校级研究生课程思政项目 《翻译硕士文化类课程的思政改革与实践》。建议继续拓展课程思政研究对象和范围。
2、结合专业特色,培养学生家国情怀和中国立场,响应中央号召,培养对外充当合格的“中国优秀故事”讲述者和传播者的新一代翻译人才。
3、加快构建思政工作体系,唱响爱国主义教育主旋律,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研究生培养全过程。
4、注重二外课程的思政融入。二外日语研究生课程思政服务于英语专业研究生培养目标,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理念,用所学的外语讲好中国故事。立足中国文化,理解异国文化,具有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道德观。
5、结合学校定点扶贫,把支援困难地区英语教育、红色基地建设与学生培养相结合。
(二)“学科专业设置”意见建议
1、加大交叉学科的合作,确保学科专业设置和研究方向具有前瞻性和扩展性,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将逐渐成为优势学科的发展点 、重大创新的突破点。
2、学科专业设置应体现对人才培养类型的划分。专业学位研究生和学术型学位研究生培养应充分体现各自的特点,培养方式应有区别。
3、根据学院学科特色以及教师的研究方向,确立相对固定的研究领域。
4、培养学科不同方向和领域的研究团队,提高项目申报级别,拓展申报类型和内容。
(三)“与本科贯通培养”意见建议
1、为推进金沙娱场城app7979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提升本科专业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成效和培养质量,进一步完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加强本硕连培优秀学生选拔。
2、高度重视推免生工作,要积极采取措施,加强宣传与引导,鼓励和吸引本校推免生继续留校攻读研究生。
3、加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力度,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持续开展科研助理工作,让学生从本科阶段起培养科研兴趣与潜力。
4、本科二外课程体系和研究生课程体系衔接有待改进,提高知识连贯性。
(四)“研究生招生选拔机制”意见建议
1、扩大高校办学招生自主权,建立健全公平、公正研究生招生选拔机制,择优录取。
2、提高研究生复试的科学性和结构性,强化综合潜能评估。
(五)“研究生课程体系、课程质量、优质课建设和课程教学管理”意见建议
1、增加与翻译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加大翻译的实践学分,切实提高学生翻译实践能力。
2、产教结合,可邀请优秀翻译专家或翻译公司代表进校授课。
3、学校增加投入,加大研究生课程教师培训,完善课程体系,提高授课质量,建成一批有示范作用的、适应研究生教育特点的优质课程。
4、完善并创新研究生课程考核机制。增加研究生课程考核手段,提倡更多创新机制,从知识考核过渡到专业能力考核。
5、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合理确定授课规模,鼓励并逐步实行小班授课。
(六)“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含实践基地建设)”意见建议
1、创新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培养模式,确保培养质量,注重培养学生研究实践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2、引进校外翻译公司人才,建立健全校内外双导师联合培养制度,以校内导师指导为主,校外导师参与实践过程、项目研究与学位论文等多个环节的指导工作。
3、在现有实践基地基础上,发展多种形式的实践基地,注重吸纳和使用社会资源,合作建立联合培养基地,联合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注重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相结合。
(七)“特色教育教学模式改革与研究生教育研究”意见建议
1、深化翻译硕士教育体制改革,强化服务地方、服务社会导向,鼓励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促进学科交叉融合。
2、确保经费保障,完善研究生教育多元投入机制,鼓励翻译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促进研究生教育高质量持续发展。
(八)“学位论文质量管理”意见建议
1、转变导师唯一负责的机制,在导师负责的基础上纳入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和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引入多方主体,并强化过程管理。
2、完善研究生学术成果审定机制。严格审查研究生学术成果,从学术性、科学性和撰写规范等多方面强化。
3、强化学术诚信教育。注重研究生学术诚信培养,坚决抵制学术不端、学位论文作假行为,对于学术不端,实行一票否决制。强化学位论文抽检结果使用,加大惩戒力度。
(九)“研究生国际交流与合作”意见建议
1、提供经费资助和奖励机制,并动用多方力量,为研究生提供国际交流机会,鼓励学生出国交流,积极参加国际会议。
2、加大经费和人脉投入,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到校进行学术交流。
3、以赛促学,以实践促教学,积极组织研究生参加各类国内外翻译相关大赛。
4、根据专业特色,培养学生国际视野,学校资助优秀研究生出国短期交流或联合培养。
(十)“导师队伍立德树人能力建设(学业导师和人生导师)”意见建议
1、加强导师队伍思想政治建设。确保导师必须具有高尚的道德修养、精湛的业务素质、严谨的治学态度等基本素质。
2、要进一步完善导师遴选和考核制度;建立健全上岗培训制度,强化教书育人措施。
3、加强团队交流,提高学术能力以及树立乐于奉献、教书育人的典型范例。
4、加强教学与科研的结合与融入,投入资金,鼓励导师结合课程开展教改和科学研究。
(十一)“研究生创新能力提升、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意见建议
1、学校提供经费保障,鼓励学生参加国内外各种比赛项目,对获奖学生给予鼓励和表彰。
2、通过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的双向投入,培养学生正确的学术道德观。
3、鼓励学生参加国内外各级别学术会议,拓展学术眼界,向高水平同行学习。
(十二)“导学关系(导学思政)”意见建议
1、加强对导师和研究生课程教师的培训,促进导师以身作则,做好学生的思想和学术引领者。
2、通过辅导员与导师双线联动,关心学生思想状况,及时提供正确引导。
3、完善“导学”体制,加大金额资助,促使“导学关系”有序化、正常化、长期化,处理好导师和学生、培养和激励、学习和科研三方面的关系。
4、学校和学院牵头,开展一系列促进“导学关系”活动,以机制促建设,促进和谐导学关系的形成。
(十三)“研究生培养全过程质量管理”意见建议
1、分阶段量化培养指标。
2、加强全过程指标考核,及时发现问题,奖惩明确。
(十四)“研究生职业发展(规划指导)”意见建议
1、积极干预,从职业方向入手为学生提供相关知识讲座,培养研究生正确的择业观。
2、以导师为主体,任课老师配合实施,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帮助学生制定长远职业规划。
3、模拟实习,学校为学生提供不同职业类型的实习场所。
(十五)“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组织保障”意见建议
1、加大行政部门支持力度,充分发挥职能部门组织管理功能,落实相关责任。
2、研究生院牵头,提供经费和相关奖励政策,支持研究生教育改革。
(十六)“‘双一流’建设与创新型人才培养”意见建议
1、合理分配双一流建设经费,支持多学科发展。
2、鼓励导师带领学生申报科研项目,并出台奖励细则,对突出的科研成果加大奖励力度。
3、加强双一流建设经验交流。
三、改革发展的思路建议
1、提供资金和配套政策支持,加强国际学术交流,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导师和研究生。
2、鼓励教研相长,增加研究生教改项目数量、类型和经费支持力度。
3、多措并举,强化研究生教改的地位,在职称申报及考核时加大认可力度。
4、提高研究生教学的灵活性,鼓励不同风格的研究生课程。
5、改革研究生课堂教学的方式,通过各种方式充分调动研究生的积极。
6、响应中央号召,增加研究生课程的思政内容,注重研究生的思想引导和教育,确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明确的中国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