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大记忆
当前位置: 首页>>石大记忆>>正文

【石大记忆】与学校一起发展的医疗卫生事业

发布日期:2018-07-02      点击:[]

【石大记忆】与学校一起发展的医疗卫生事业

田素君

【编者按】“石大记忆”项目实施近两年来,陆续推出了一批老专家老教师的访谈录,为西南石大文脉传承、石大精神的挖掘和发扬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受到全校师生的广泛关注,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近日,金沙娱场城app7979首批医务工作者田素君医生与“石大记忆”项目组取得联系,撰文回忆了她在金沙娱场城app7979从事医护工作整整30年的经历。在调离学校30年后的今天,这名学校医护工作的初创人依然对西南石大充满深情,以朴实的文字记录了那段艰难而又充满温情的岁月,令编者深深为之感动。学校将永远铭记每一位为学校建设发展做出贡献的西南石大人。

 

70年代学校医护人员合影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金沙娱场城app7979即将迎来60华诞。虽然我已离开学校30年,可我始终关注学校的点点滴滴、怀念南充校区的一草一木、思念我的老同事,还时常在梦中和老友们嬉戏。“石大记忆”更是让我这个学校首批医务工作者回想起了在学校30载激情燃烧的岁月。

 

我被紧急调往四川石油学院

1958年9月,我从成都卫生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到成都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工作,仅仅一个多月后我就接到调往四川石油学院工作的通知。原来川中发现了大油田并新成立了一所大学,新学校急需医务人员。虽然要离开家乡和亲人,但我首先想到的是,共青团员要服从组织分配,于是毫不犹豫接受了调令。

时间紧急,接到调令后的第三天,我泪别家人赶赴南充。当时南充十分偏僻落后,先乘火车再换汽车,颠簸了三天才到南充,同车到达的还有老红军陈安达夫妇及小孩。人事科杨德荣同志到车站来接我们,找了一辆架架车搬运行李,带着我们往学校走。不知走了多久才到达学院所在地飞机坝,没有灯光,夜幕下隐隐约约地看见成排的营房,分配了其中一间做我的卧室,房里一张铺着稻草的床、一张课桌和课椅,桌上放着一盏连墙角也照不到的煤油灯。那时的我还不满18岁,第一次离开家人,离开热闹非凡的省会成都,来到了这个人地生疏、完全陌生地方。每当晚上,看见自己的影子被昏暗的煤油灯投射到墙上,像鬼影一样晃动,我又惊又怕,不由得怀念起双亲及兄弟妹妹,躲在被窝里哭了。

筹建学校医务室

几天后,举行了开学典礼,马载院长在会上宣布:四川石油学院正式成立,会后我和大家一起留下了那张珍贵的首张全校合影。

这之后我和杨友明同志开始筹建校医务室。我们要步行到几里外的模范街医药公司购药,然后和总务科副科长张殿成一起用架架车把药品拉回飞机坝,这样建立起了一个可以进行简易门诊的医务室。

1959年学校搬到金鱼岭,暂借在军分区营房,四川医学院毕业的杜先明医生调入,使得我们有了第一个医学院本科毕业生,从事药房工作多年的曾琴芬同志这时也调入药房,医务室设在了原军分区礼堂内,各方面都有所改观。

这时,学校校址定在了燕儿窩,各项基本建设正加紧进行。教工9—12宿舍最先完工,一批带家眷的教工入住了新居,但配套设施远远跟不上,没有公共汽车,外出靠自行车及步行,再就是缺医、缺药,入住人员的就医难成了大问题。于是我被派到已竣工的宿舍建立医疗点。医疗点建在教工10宿舍一个两开间的房间,外面是诊疗室,办公桌上面放着听诊器、血压计、就诊登记册及五官科用的额镜,旁边的柜子放药品和必要的器械,靠窗下面的桌上放着外科用的瓶瓶罐罐、煮注射器的消毒锅。里面有一间约10平米的小房间,仅能安一张小床、一个书架和一张课桌,作为医生的值班休息室。

医疗点的工作对我颇具挑战性。上卫校时,虽然我们的教科书与医士专业共用,但接受的是“以护理为主、医疗为辅”的教育。而当时在医疗点要面对的病种涉及内、外、儿、皮肤及五官科等多个学科,病情症状也各不相同,并且病人除了成年人还有儿童。医疗点只有我一个人,面对病人我必须及时做出诊断和给予治疗,压力和责任都很大。在困难面前我没退缩,压力变动力,促使我加快学习业务的步伐,尽快提高业务技能。我重读卫校的教科书,购买并学习高等医学院校有关教材,不断地充实自己。在工作上认真负责,精心对待每一个病人。坚持每天背药箱在四个宿舍楼巡诊。对前一天就诊时病情较重的、发烧的病人,我都会上门探视、观察病情,送医送药上门。

医疗点的工作,我经历了磨练与考验,受到教职工、家属的好评,也得到了组织的认可。在举国欢庆建国十周年之际,我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学院第一批被吸收的中共党员,同另外14位同志在金魚岭广场,面对党旗举起右手向党宣誓:隨时准备牺牲个人一切,为全人类彻底解放奋斗终身。

60年代短暂担任幼儿老师

 

在艰难中起步的医疗工作

建院之初,学院的医疗保健工作也是在一无所有、白手起家的情况下艰难起步的。三年自然灾害生活困难时期,全体医务工作者也严重缺乏营养,很多人都患上了浮肿病,张殿臣、李中信两位领导带着我们在8宿舍前种牛皮菜,在校医务室后面种红苕。我们没有被困难吓到,始终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为师生员工优质服务”,做好医疗保健各项工作。当时除了杜先明、刘医生(马院长的夫人)及杨友明等同志外,又调进一些医务人员,其中有先后从四川医学院医疗系毕业的吴宝玉、陈绍英、卢德超三个同志,他们分别在内、外科工作。新生力量的加入为校医务室增添了活力,医疗保健工作有序展开。

我们除了要对校内师生员工服务,还要为学校周边的群众服务。由于金沙娱场城app7979地处农村,当地农村缺医少药,每天都有周边的农民拖儿带女前来就诊,不少都是久拖未治的重症或疑难病。内科的医生们坚守“救死扶伤”的宗旨,对患者热情接待从不推卸,认真诊治每一个患者,受到农民兄弟的欢迎和称赞。

60年代南充市到学校还没开通公交车,师生员工要去市内医院就诊只能步行或骑自行车往返十几里,疑难重症须转院的还需要医生开派车单、开转诊单,经科领导批准才能派车和报销医药费,所以除重病外一般都在校内就诊。在杜先明及刘医生先后调离后,全校医疗工作的重担,就落在新分来的吴宝玉、陈绍英、卢德超三个医生身上,他们在学校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面对多学科病,甚至疑难病的诊治临床经验不足,他们刻苦学习,在实践中不断充实自我,努力提高业务技能,很快成为校医务室的主力,受到病人的广泛好评和欢迎。

内科的吴宝玉、陈绍英医生,她们不仅要承担师生员工的诊疗工作,还承担了儿科门诊。“隔行如隔山”,面对儿科领域众多疾病,她们开始时还比较生疏,尤其是对疑难病的诊治,临床经验较为缺乏。她们为了适应学院发展需求,积极学习儿科相关知识、努力弥补自己的不足,较快掌握了儿科常见病、多发病及部分疑难病的诊断治疗技术,为儿科门诊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外科以卢德超、李中信、谭丽卿三位医生为主,我做助手,医疗设施十分简陋,我们利用唯一的星期天休息时间,在诊断桌上铺上垫子、卫生巾作为手术台,给不少患者做了腋臭、包皮环切术,为他们解除了难言之苦。卢医生在门诊还为患者做了体表小瘤子、脓肿、清创缝合等小手术几十例。

药房曾琴芬同志从事药房工作多年,经验较丰富。用原药按药典要求,配制内、外、五官科等口服、外用液、膏,从开始的几种到后来的20多种,不仅满足门诊需求,因疗效好受到医生的欢迎,还节省不少经费。

值夜班的故事

医务室始终坚持24小时值班及出诊制度,无论是60年代初期的自然灾害,还是十年动乱时期,都没有因饥饿、动乱或个人家庭诸多因素而中断,不管酷暑还是严寒,节假日还是深夜,只要有病人来,就有医生接诊,对患者的出诊要求,做到随叫随到。医务人员值夜班正常情况下是一周轮一次,从贵州农场回校后,由于医务人员不足,有的一周值两三次夜班,白天黑夜连轴转,对我们的身体及家庭的照顾都有一定影响,但我们还是坚持下来了。

值夜班对每一个值班人员都是严峻的考验。因为不管你是哪个科室,遇到的病却是各种各样,所以必须不断加强业务学习,提高技术水平,熟练掌握急诊的处治方法。建院初期,学校基本建设还没完成,道路条件很差,医务人员夜班时,常在一片漆黑的夜里,身背小药箱手持手电筒,踏遍院里的大小道路为病人出诊,直到现在有同事回忆当年深夜出诊时,都还心有余悸。学校各个宿舍和教学楼都留下了学校医生护士的足跡,救治过无数危重患者。印象深刻而又极其遗憾的,是去龙井湖抢救一位溺水的教职工,那天是星期天,卢德超、吴宝玉和我都不是值班医生,听到有人溺水的消息,我们飞奔到龙井湖溺水现场,在心肺复苏中,做了长时间的胸部按压及口对口人工呼吸,但终因溺水时间较长没能抢救过来,但我们在抢救中确实竭尽全力,做了应该做的一切。

我在值夜班时也遇到过几次意外。两个儿女都是在我值夜班时临产的,哺乳期也都是深夜抱来凌晨抱回,跟我一起睡在值班室。一天晚上我带着孩子值班,有位姓叶的职工因病需我出诊,只好请病人家属阿姨留下照看孩子,而我则去她家为病人诊治。另一次难忘的经历是职工老杨的爱人临产了,我与车队的王德超师傅送她去南充石油职工医院,谁知半路上羊水就破了,只好往回开,在她家为她接生。虽然我在卫校时学习过妇产科,实习时也见过接生,但却从来没有亲手接过生。面临紧急情况,求助已来不及,只能硬着头皮上,从接生、剪脐带、给产妇缝合……,直到最后把婴儿送到她的手中,没出任何问题,才松了一口气。数年后碰到她带小孩在卫生科遇到我,她指着我給孩子说:“你出生时是田医生为你接生的”,我的心顿时热乎起来,至今难忘。

 

轰烈烈的爱国卫生活动

文革期间院内环境卫生状况很差,道路无人清扫、垃圾乱倒乱堆、蚊蝇群舞、老鼠乱串,到处臭气冲天。邓小平副总理主持工作后,全国结束了停工停产状态,学院各项工作也逐渐步入正轨。72级学生入校后,为了改变脏乱差的面貌,学院多次召开会议讨论解决方案,成立了以院长为主任,总务处、各系办公室主任参加的爱国卫生领导委员会,并且由教工宿舍各楼选出热心人士任楼长,组织教职工每周打扫一次宿舍楼周边卫生。教学区划分地段,由系办公室主任负责组织学生每周进行一次大扫除,每月由爱卫会成员进行检查评比。组建清洁班(由校医务室兼管),对院里大小道路分片包干,每天清扫两次,垃圾运到院外指定地方堆放,至此学院环境卫生大为改善。

1975年南充市儿童中麻疹流行,我院也未能幸免,不少小孩高烧持续不退,教职工不得不请假。陈绍英医生曾在南充地区医院工作2年,认识不少名医,她专程去地区医院请教,该院儿科专家提出:像这样的呼吸道传染病流行,应该对患儿固定医生和就地隔离治疗,是减少交叉感染的关键。科里让陈绍英、田桂兰和我组成三人治疗小组,每天背着药箱到患儿家中巡查和治疗,疫情逐渐得到了控制。期间,陈医生对患儿热情服务、悉心照料,受到家长的称赞。有次张碧霞同志的女儿高烧不退,除了腿痛外其它都沒有异常症状,到地区医院检查也没查出什么问题,开了些药后,让其在家继续观察,但患儿的病情并未好转,科里几个医生会诊后意见不统一,陈医生认真考虑后,坚持再转到部队所属的51医院,结果确诊为败血症。医生说幸好你们及时的把患儿送来。这种对病人严谨负责的态度,真是难得可贵,所以很多小孩生病,家长都愿意来找她。

有一年夏天,学生中因皮肤起红疹、瘙痒并迅速成片溃烂,到外科就诊的人越来越多,常规的治疗收效不大,疫情有进一步漫延的趋势,给大家压力很大。向市防疫站上报疫情后,防疫站立即派人来院,深入课教室、宿舍观察病情,调查发病原因,最终确定是因隐翅虫受灯光引誘飞进室内,叮咬学生,毒液刺激皮肤引发的“隐翅虫皮炎”,并对治疗及善后处理提出了建议。为了治本,灭杀隐翅虫成了当务之急。我和张民芬、田桂兰等同志根据市防疫站制定的方案配制灭虫药水,我们仅有口罩、白大褂作为防护,每天在高温的办公室配药,室内充满了刺鼻熏人的气味,明知它对人体有毒害,但我们没有畏惧,及时完成了配制药液的任务。全科除少数医护人员留守外,其余人员和清洁班的同志一起身背喷雾器,深入教学楼、学生住宿区,室内室外逐个喷药,得到各系办公室积极配合支持。总务科同时把易引诱隐翅虫的灯具全部換掉。在大家共同努力下,隐翅虫终于消声绝迹,患者的皮炎也逐渐治愈了。

通过麻疹及隐翅虫皮炎两件突发事件的处治,大家的技术水平及应变能力都有所提高,把“防未病”放在首位,主动釆取各种措施,做好预防保健工作。由致病性“钩端螺旋体”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的自然疫源性疾病“钩端螺旋体病”,1958年后就在省内发生过,而且每隔5-8年就暴发一次,尤以农村青壮年为主,死亡率较高。由于学校每年都要组织师生员工到周边农村支农,七十年代“钩体病”在眉山县流行,其他县也有病例发生。我们知道后立即给师生员工接种疫苗。为了扩大接种面,除了在校医务室设点外,预防组的同志深入教学楼、办公室、食堂,利用下课、课间操和课外话动时间,给同学和上课教师以及职工接种疫苗,还到教工宿舍给教工和家属接种疫苗,很快完成全院接种任务,没有一例“钩体病”发生。

预防组还针对不同人群需要把疫苗接种送上门,扩大接种人群,及时进行疫苗接种,有效遏制传染病传播。依据季节性可能发生的传染病及门诊病人中如发烧、感冒病例有增加的趋势时,每个医生都有一张就诊登记表,对病人所患什么病,填写数据,安排专人进行统计。在伙食科的配合下,食堂每次连续三天,熬中药大锅汤供给大家饮用;在卫生科的大办公室内用煤炉煮中药,供给来就诊的病人饮用。

医疗技术虽然快速发展,但过去少见的尤其是经血液传播的疾病(如乙肝、艾滋病)的报道越来越多,遏制这种传播疾病,医疗单位责任重大,必须改变原有的操作方式。过去因病需要注射治疗,除了静脉注射外,都是一种药共用注射器只换針头,注射器是上下午各換一次,用后由护士清洗,在消毒锅消毒后使用;在财务处支持下,购置了一批医疗耗材,设立供应室有专人负责清洗,用高压锅消毒后再使用。每个病人一具针、管,用后同时换掉,有效地防止了一些经血液传播的疾病。

 

建立“学生保健网”

1979年教育部、卫生部、国家体委下达学校卫生工作及学校体育工作两个《暂行规定》,1980年8月又颁发《高等院校卫生工作暂行条例》,明确指出,学校卫生工作的任务主要是监测学生的健康水平,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改善学校卫生环境和教学卫生条件,防止和消除不良环境对师生健康的影响,做到防患于未然。《条例》给学校卫生工作立了法,责任与任务更明确更具体,我们组织全科同志学习《条例》,认真贯彻落实,全方位开展预防卫生保健工作。

我们的学生毕业后基本上是在野外基层工作,提早对他们开展卫生保健教育,使他们了解小伤小病的处治方法,是我们应尽的责任。在各系办公室支持下,卫生科在学生中建立了“保健网”,各班选出热心服务的卫生员参加培训。副科长罗孝春和吴宝玉、张育华、罗兰、谢怀玲、鞠凤桐、蔡奇平等同志参与了这项工作,医生为各班级卫生员上课,传授常见传染病及小伤小病的防治知识,并配备小药箱。平时小伤小病不出教学楼就能得到卫生员的处治。谢怀玲、鞠凤桐同志负责与卫生员联系,了解情况、补充药品、及时协助解决卫生员反馈的问题。卫生员还在班里用墙报进行卫生知识的宣传,他们积极、热情的服务,受到同学们的支持和欢迎。

把住新生健康关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过去新生入校体检都安排在报到后,因健康不合格给学生管理带来一些后遗问题,因此学院决定把入学体检时间,提前到报到前三天完成。时间短、受检人多,还要兼顾门诊,虽然压力较大,但全科同志团结一致、协同作战,哪里需要就到哪里,认真地完成任务。值得一提的是,新生必须接受的胸部X线检查,当时放射科的防辐射设备尚不完善,但放射科的王文元、王义芳同志,不顾对自己可能造成的伤害,任劳任怨,始终坚持在岗位上,每天有多少受检者就检查多少,每年都圆满完成任务。尤其是王文元同志在检查人数大幅度增加下,坚持完成任务,充分发挥了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为了方便师生就诊,特别是解决学生就医难的问题,始终放在我们心上,文革以来医务室就在机械楼一楼设立了医疗点,最早是由杨友明医生和一个护士,负责课间和课后及时处理学生的一些小病小伤以及紧急情况的处置,受到同学们的欢迎。

“学生保健网”医生和学生卫生员合影

 

逐步扩大医疗业务范围

校医务室升级为卫生科后,加强了领导力量,随着教师的调入,我们又增添了一批在医院或其他医疗单位工作多年、富有临床经验的医护人员。用房面积也扩大,在原有的平房对面,新建了一座两层楼房和一座平房。分设了内、外、中医、口腔、五官、妇产、检验科、中药房及放射、超声、理疗等辅助科室,病房增加了床位。新科室的设立,扩大了业务范围,满足了师生员工各科疾病就诊的基本需求。

从南部县医院调入的秦岚文同志,从事内科工作多年,在该院就是深受病人欢迎的医生,临床经验较丰富,为疑难病例的诊断做了不少工作。有个学生疑似胸膜炎,她在护士长谭厚蓉的协助下,为他做了胸穿、抽出胸水得到证实,及时转院治疗后很快康复。

五官科的周素华、谭丽卿同志在门诊中,开展了如眼睑部脓肿切开、霰粒肿刮除;鼻甲封闭,为鼻炎患者因鼻塞有碍呼吸,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还为因长期耳垢的患者取结石,解决了因此常眩晕、听力下降的痛苦。至今釆73级的一位同学在微信中,还感谢医生为他取出了多年的耳结石。

由地区医院调入、富有临床经验的妇产科罗兰同志及负责计划生育的蔡奇平同志,他们开展妇产科检查、上环、取环,宮颈刮片、电烙囊肿、取息肉。同时为女教工计划生育开展宣传教育,登记造册、上门拜访……。我院的计划生育工作由于成绩突出,年年被市里评为先进单位,一次四川省计划生育先进单位。

中医科先后有过4个正规的中医(朱华根、陈少云、刘俊华、沈艳萍),60年代初朱华根医生开出了第一个中药处方。由于没有配套的中药房,病人只能持方到院外去拣药,科里决定由我牵头办起了中药房。开始时中药房附设在挂号室,我与李化庸同志(兼挂号)负责,药材买回后还需自己加工切短、切片,没有熬药房,我俩在挂号室里用小煤炉帮学生煎药。后来有了中药材库房,由张禄秀同志管理,又调入了川北医学院的吴铸涛同志,有了正规的中药房,又配套设置一次能放近20个药罐的熬药房,专人负责为学生熬药。三个中医医生除了接待门诊患者外,在预防季节性传染病之中,提供不同的防疫中药方,由食堂熬煮成中药汤免费提供给师生员工,为遏制传染病的传播做了不少工作。

 

请进来、走出去、以老带新提高医疗水平

医疗技术日新月异,医务人员必须要终身学习,才能适应发展的需求。我们采取请进来、走出去、以老带新的方法,让医技水平、业务能力的提升落到实处。尽管门诊任务繁重,每周仍挤出半天时间作为集体业务学习时间,请市里大医院的专家、名医给大家上课,讲述多发病、急重病的诊断及治疗,还派出医护人员,如从泸州医学院附院麻醉科调入的李秀明同志到北京急救中心学习,从省交通厅公路局第八医院调入的李秋林同志到北京超声培训班和地区医院学习,刘世秀、郝士英等同志到成都、重庆进修,同时以老带新,使新生力量尽快提高水平。

这些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如陈远志同志先后通过进修和跟口腔科老医生熊医生学习,熊医生离岗后,他已能较熟练的处治口腔常见病及根管治疗、补牙、拔牙、取模……等修复技术,成为口腔科的支柱。在外科,李秀明与张育华除了诊治外科常见病外,合作开展不少普外的小手术,还参加了一些急重病人的抢救工作。刘世秀同志从省皮肤病防治所进修回来后,开展了皮肤常见病的治疗,因皮肤瘙痒、斑斑点点而困扰的师生,得到了专业治疗,不再为此奔波去市里就医;李秋林同志在超声科,开展腹部B超及心电图检查,为医生的诊断提供了诊断依据;王昭英同志来时专业知识较为缺乏,通过在地区医院进修和检验师李振谦同志热心地传帮代,业务能力不断提升,李振谦同志调走后,独自担起了检验科常规检查的担子,出的检查报告得到医生的认可;张明芬同志进修后建立了以物理治疗为主的理疗室,伤痛患者随到随做,经常是最后一个下班从无怨言。邵一兰同志,在市防疫站工作多年,有丰富的化验经验.她和郝士英同志开展了包括血脂、血糖、乙肝两对半、肝癌标志物胎甲球等生化检查,为医生和师生“治未病”提供了数据,这在普通高校中还是不多见的。通过理论学习与实际锻炼,医护人员的医技水平大为提高,不少同志成了能熟练处治多学科常见病与疑难病的多面手。

1987年12月,四川省高校卫生工作科学论文讨论会在成都召开,金沙娱场城app7979三篇论文被选上(陈绍英二篇、卢德超一篇),罗孝春以主管业务的领导和陈绍英医生参加了会议,陈医生的二篇论文(其中一篇以她主管的乙肝为题)在会上进行了宣读。

 

逐步进入正轨的护理工作

随着学院规模逐渐扩大,病房病床也增加了许多,我们从各医院先后调进了4名护士长,她们都在医院工作过多年,技术操作熟练、临床经验较为丰富,病房也逐渐步入医院式的正规管理模式,建立了主管医生负责的查房制,建立了住院病历、交接班记录;晨会及交接班制度,由一个医生及护士长、护士轮流分管病房。每天早上班由主管医生、护士长主持晨会,进行交接班,查房后医生下医嘱,护士按医嘱给病人做治疗,观察、记录病情、有情况反馈给主管医生及时处理。病情复杂、较重的请其他医生会诊。下午下班前再次交接班,由值班医护人员继续管理。其他护理人员在注射室、換药室、西药房轮换,她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在实践中不断充实自己,努力提高业务技能。八十年代省高教局在重庆组织各高校护理人员技能比赛,赵桂珍等三个同志参加了比赛,赵桂珍获得操作比赛二等奖。

正规的护理管理工作在突发疫情到来时发挥了巨大作用,1981年夏天四川暴雨不停,南充下半城被洪水淹没,全市爆发流行性腹泻,校内染病的师生也越来越多,由于我院已建立了良好的护理制度和具备了一定条件,我们没有把病人推到市里医院去,而是尽力想办法,增加病床和值班医护人员。病床上躺滿病人,前一个病人输完液离开,接着又给第二个病人输液……,一个床一天有五六个病人轮换。由于病人太多,医护人员每天加班加点工作直至深夜,大家都无怨言。

 

学院精神培育了朝气蓬勃的校医护队伍

追根溯源,是学校“全院一心、力争一流”的艰苦创业精神和这片沃土的雨露滋润,使一代又一代医护人员得以茁壮成长和充分发挥才能,在艰难的条件下认真贯彻落实《高等院校卫生工作条例》,积极进取、热情服务,为学校的不断发展壮大提供了必要的医疗卫生保障。金沙娱场城app7979的“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医疗卫生工作受到师生员工的好评、上级的认同,卫生科1986年、1987年分別被评为学院和总务处先进单位各一次。1986年省高教局特别在金沙娱场城app7979组织召开全省高校贯彻《条例》会议,会上,主管肺结核医疗保健工作的卢德超医生受到了省高教局表彰。

我们开展的所有工作,离不开全体党员、共青团员和工会的积极支持。党员团结齐心,不计个人得失,在各自的岗位上默默无闻的工作。仅有的几个男同志在医护群体中属“少数民族”,但他们却是干重活的主力,搬桌子、抬柜子、运药品和医疗器械他们当仁不让,没有任何报酬,不叫苦无怨言,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共青团员们都是科里的小青年,文化程度不高、没有接受过专业培训,工作在最普通的岗位上如挂号室、注射室、中药房和负责清洗、消毒医疗器械的供应室,他们在支部书记彭玲医生的带领下不怕脏不怕累,遵守纪律,认真向老同志学习,业务能力提高很快,成了一支不可缺少的力量。

卫生科党支部(1988年)

工会委员罗兰与周素华除了完成本职工作外,热心为大家服务,关心群众生活,支持科里的工作,积极组织大家参加院工会文体活动。在院工会组织教工文艺汇演中多次获奖。在教职工体育比赛中,不少同志积极参加比赛,活跃在田径赛场上。穿上白大褂,我们是一丝不苟、严肃认真的白衣战士,在文体活动场上,同样也是一个充满朝气、热爱生活、青春洋溢的群体。

在学院第一次文艺汇演中表演

在学院第二次文艺汇演中表演

关键时刻同志间能积极相助,更显人间的真情难得可贵。副科长张殿臣同志因病去世,是张明芬同志和我为他料理后事,送他走完最后一程;秦岚文医生患血癌,在重庆医学院附院住院期间,吴民明同志不怕脏和累,在病房精心照顾她近一个月;1981年我因胆总管结石阻塞胆管,剧痛加上全身黄疸住进南充地区医院,手术后腹部安置了引流管,行动不便。因老伴白天有课,是科里和化学实验室的同志,轮流来照顾助我渡过了难关。

从医疗点、医务室、卫生科到校医院,建院以来医护人员这个群体既不是铁板一块更非完美无缺,在医疗保健工作中,临床经验、技术水平、业务技能、诊疗服务,仍有不尽人意之处,尚远远赶不上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和学校前进的步伐。但瑕不掩瑜,为教学和师生员工服务,我们的使命是一致的、救死扶伤的职责是同心的。在学校医疗卫生保健工作中,能不怕苦和累、不惧因感染可能自身患病,而是努力开拓、积极进取;当工作和家庭生活冲突时,能自觉以工作为重,克服困难为师生员工热心服务。我们所做的工作、所作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

从18岁到48岁,我在四川石油学院度过了人生最宝贵的三十年,也是学院培育了我,把一个初到时还哭过鼻子的少女,培养成一个能组织管理近50人(离开前卫生科的人员)的基层领导;从一个刚从卫校毕业不到2个月,只会打针、发药的小护士,磨练成能熟练组织开展一个大学预防卫生保健工作的主管医师,能较熟练处治多学科常见病、能坐阵中西药房、注射、換药室的多面手。历经30年的风风雨雨,我们的青春芳华为理想而闪耀!我们为这个集体深感骄傲和自豪!

在此我要感谢所有助我成长的朋友们!

感谢与我风雨无阻同行的卫生科全体同志!

并以此文深切悼念为石油大学医疗卫生保健贡献了一生的老领导张殿臣、李中信同志及秦岚文、杨友明、吴宝玉、王昭英、邵一兰、郑素清等医务人员和为学校医疗卫生工作做出过贡献的冯玉光、唐由义、李化庸同志。

1988年学校医护人员

人物简介:田素君,女,1941年3月18日生于四川省成都市,1958年9月毕业于成都卫生学校分配到成都中医学院工作。1958年10月26日调到四川石油学院,参与筹建学校医务室。历任卫生科副科长、院办事务科科长、院办党支部书记、卫生科科长等职务。1988年12月调广东省新会市陈经纶中学任校医。

上一条:【石大记忆】一门难讲的课是如何广受学生赞扬的——访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江茂泽教授 下一条:【石大记忆】从车间技术员到大学教授——访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胡星琪教授

关闭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