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中国国际石油化工大会在宁波召开。该会议是全球三大石油化工行业会议之一,在国内外具有广泛的影响力。
本次石化大会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主办,宁波市人民政府、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国际化工协会联合会、世界塑料理事会等机构联合主办。
中国已成石油化工大国
“从石油化工行业发展看,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石油和化工大国,占据全球市场份额的40%。”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会长李寿生在发言中公布这一数据。另外,他指出:从GDP和贸易总额来看,中国已成为全球重要的制造业中心和供应链枢纽。尽管2020年受疫情影响,行业经济运行产生较大波动, 但“十三五”期间全行业销售收入年均增长率仍将达到3.19%。
据会上发布的《2020能源化工信心指数报告》(简称《报告》)统计分析,与2020年上半年相比,2020年下半年中国能源化工产品的需求将有所提升。由于国内对疫情控制卓有成效,经济快速恢复提振信心,超过七成(71.43%)的受访者认为,今年中国需求将有所上升。
沙特基础工业公司副总裁兼北亚区总裁李雷在发言中也表示,全球尤其是中国能源化工行业正快步走出疫情的短期震荡。
与会者认为,由于能源化工在国民经济中起到支柱作用,因此中国能源化工行业“基本长期向好”的发展态势预计不会被动摇。
全球化工趋势有所调整
李寿生认为,世界化学工业创新发展的重点和方向也有所调整,能源新技术和新能源技术、化工新材料、绿色化学、高端专用化学品、农用化学品、生命科学等一系列创新技术和前沿科技正在亟需突破。“没有哪个国家或哪个单独群体能凭借一己之力去改变全球产业升级的格局。”
中国化学工程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戴和根提出,石化产业应坚定不移走开放发展、协同发展、共赢发展的道路,依托中国世界级的石化产业集群和庞大的石化产品消费市场,与能源资源丰富的国家、生产技术先进的国家携手,在全球范围内共同打造一批具有区位战略优势、能源资源运输优势、生产制造成本优势、市场增长潜力大、集中集约、循环链接的产业集群,构建更加平衡稳定的行业新格局。
会上发布的《全球石化跨国公司战略发展研究》(以下简称《研究》)显示,过去几年,跨国公司抢占未来行业技术制高点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因而在特种化学品和新材料以及生命科学上的投入越来越大,产品结构调整的步伐明显加快。
同时,由于全新产品化工出现的难度越来越大,国际石化企业逐步将重心从纯基础研发转向满足下游市场需求的针对性研发。
另外,新能源领域已经成投资热点。这些化工巨头关注的新能源业务范围非常广泛,包括太阳能、风能、氢能、生物质能、核能等在内的各种新能源形式都有所涉及、参与的范围也非常广泛,覆盖发电、储能、智能电网、材料制造、能源管理、充电网络等产业链多个环节。
基于对大趋势和下游重点市场的判断,新能源、新材料、生物/生命科学、环境/气候科学是跨国公司正在布局的业务和产品序列的重点领域。
化工巨无霸独占鳌头
据宁波市经济与信息化局发布的《宁波打造万亿级绿色石化产业基地情况报告》(下称《报告》)公布,“十四五”期间,浙江省宁波市将谋划建设一批化工新材料大项目,预计总投资4000亿元。
《报告》称,到2025年,宁波绿色石化产业基地将形成6000万吨/年炼油、1000万吨/年烯烃的产能,绿色石化产业产值超过1万亿元,约为该市现有石化产业产值的3倍。
在会上,浙江省副省长高兴夫指出,石化产业作为浙江省第一大产业,7月全省规模以上石油和化工企业达到4555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478亿元,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达到13.9%,总量规模居全国第四位。
他表示,到2022年全省规模以上石化产业总产值将达到15000亿以上。预计到“十四五”末,浙江省将形成超亿吨级炼油产能,千万吨级烯烃,千万吨级芳烃的生产能力。
由于我国政府一直致力于不断改善营商环境,也吸引了高质量的外商投资。
2018年7月23日,国务院通过了新修订的石化产业规划布局方案,支持民营和外资企业独资或控股投资,促进产业升级。2019年6月30日发布的《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2019年版)》也提出促进外资在先进制造等领域投资,促进外资优化区域布局,更好地发挥外资在我国产业发展、技术进步、结构优化中的积极作用。在市场与政策的双重吸引力下,国际化工企业纷纷加大在华投资力度。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党委常委、副秘书长庞广廉介绍,他们将以“展望新五年 重构价值链”为主题,立足未来5年世界石化行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重点探讨“十四五”期间石化产业规划与行业投资热点,后疫情时代全球供应链重构、国际化工细分市场复苏趋势预判、跨国公司在华投资战略和全球布局、新能源与新材料展望、塑料循环经济等议题,帮助石油和化工行业更好地应对机遇和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