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11月18日打响“疫情阻击战”以来,金沙娱场城app7979各单位涌现出了一批平凡的抗疫典型。他们中有负重前行的白衣天使,有主动请缨的干部师生,有日夜坚守的安保人员,有忠于职守的后勤员工……他们在本次疫情防控最关键、广大师生最急需的时刻挺身而出、勇于担当、克服困难、不讲条件、昼夜奋战,守护着全校师生的健康平安,保卫着石大校园的和谐稳定。他们用行动诠释了石大人的温度、速度和力度。为进一步弘扬伟大抗疫精神,传递石大师生众志成城、团结抗疫的强大正能量,特开辟专栏【石大战疫】,记录金沙娱场城app7979抗疫典型的先进事迹。希望广大师生以他们为榜样,敬业奉献,辛勤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业绩。
他们是居民口中的自家人,是孩子眼中的大英雄,他们是教师也是“战士”,是志愿者也是“管家”,300余名教职工志愿者用热心与巧思化解一个个住户的难题,用“定制”服务暖心陪伴一户户居民,让师生们感到这个冬天虽冷犹暖。如果温暖有颜色,那一定是这抹“志愿红”。
站好讲台,冲向“战场”……他们是“师”也是“士”
在教师眼中,育人在教室小课堂,也体现在疫情防控一线大课堂。电信院教师孙晓玲除了授课,其他时间都投入在志愿服务一线,教工食堂、小西门、嘉新超市、服务楼栋,哪里有需求,她就投入到哪里,“11、23、24栋老教师多,在提供服务时要多留心老人们的需求。”孙晓玲协调安排学院志愿者轮班,保证24小时在线,随时响应需求;把手机号码主动告知每一户居民,把物资送到老教师家门口;逐一记录老教师的不同要求并尽量满足,几天下来,提起孙晓玲在内的26名电信院志愿者,住户们纷纷竖起了大拇指。
孙晓玲为居民分拣蔬菜
“为学生上好课,也要为师生服好务。”外语院英语专业教研室主任阮先玉与丈夫报名参与到志愿服务,丈夫报名51栋的定点服务,而她作为教研室主任,一边组织大家保质保量完成教学任务,一边发动教研室教师加入服务行列。与她一样两手抓的,还有56岁的一线教师王志林。他一边指导青年教师开展线上教学,一边负责44栋的志愿服务。王志林的膝盖曾受过重伤,但仍然每天都坚持为楼栋里90多岁高龄的独居老人跑上跑下配送各类物资。在传帮带的影响下,有33名外语院教职工参与43-45栋的志愿服务。
王志林为老人送菜上门
冲锋在战疫最前线为学生作表率的,还有计科院辅导员蒋欣岑。蒋欣岑报名进入51栋为师生服务,作为楼栋临时志愿服务队小组长,他是4个单元200余户的勤务兵,要做好排班、防疫宣传、采购配送、上门核酸、诉求反馈等;作为辅导员,他是3个年级500余名研究生的主心骨,要确保学生们的诉求能及时、精准解决,8天与学生通话超3000分钟。计科院同样连轴转的,还有包括学院疫情联络员张意殊在内的55名干部职工志愿者,大家不计得失,主动承担,为20-22栋住户提供了优质的志愿服务。
蒋欣岑把物资送到居民手中
行胜于言,理学院大学数学教研室党支部书记陈乾在一线奔走不歇。“这几栋楼之间不到50米,但每天我的步数都能破2万。”陈乾笑着说。他多日穿梭在32-35栋间,送菜买药运物资,帮住户到社区开证明,“居民一句话,我立马就出发。”自19号以来,陈乾在内的13名理学院教职工坚守岗位,用贴心的志愿服务收获了居民们的感谢与点赞。
陈乾等志愿者核对居民物资
在马院教师张剑看来,以身作则是最好的教育方式。无论是课堂还是志愿服务现场,他几乎每次都是第一个到达;租房学生身份证不在身边,他想办法辗转确认,帮学生顺利完成检测前的身份认证。认识张剑的人知道,他不仅要上课,夜里还要照料家中骨折受伤的孩子,为了不耽误正常工作,常常加班到深夜,连轴转的他,颈椎病又加重了。奋战在40-42栋志愿服务的,还有11名马院的教职工,和张剑一样,他们全情投入其中。
张剑把物资分类“上架”
要确保上课和志愿服务两边不耽误,体育学院谢成超等老师常常两头跑,一下课就到46、47栋楼下服务点就位;教师刘燹前段时间受了伤,但他依然主动向自己所在楼栋的志愿者团队申请加入到服务队伍中……10位来自体育学院的教职工用行动为学生作出了最好的表率。
体育学院志愿者在服务点留影
买菜接龙、设计个性化程序……他们让志愿服务更快更高效
如何更快速高效地提供服务?怎样更及时周到地解决问题?在新材院教师王晓看来,这是提高志愿服务效率的关键问题。11月19日晚,家住17-19栋的教职工都收到一条信息“我院志愿者将为贵单元老师提供服务,请扫码加微信群,后续有需求请在群里告知……”这条信息正是王晓所发。她给三栋楼各建了一个微信群,将工作分门别类归纳、梳理,发布通知、登记需求、作好记录、分配志愿者,“王老师和志愿者们几乎随时都在楼下,有什么需求立即就能得到回应。”王晓在内的新材院15名志愿者用智慧和汗水赢得了住户的点赞。
王晓等志愿者登记物资
要优化志愿服务体验感,以任礼为代表的53栋志愿者通过提供个性化服务来实现。为做好服务工作,网信中心、审计处组织了14名教职工默契配合,每天下午6点,任礼和志愿者们就会在业主群里发布一个订餐小程序,不一会儿,整栋楼136户就下单完毕,“我们把整栋楼的房间号都录入小程序里,用户只要在第一界面选择房间号,就可以进入第二界面选餐并选择配送时间。”针对有特殊需求的居民,任礼还会单独记录,“4楼独居老人身患眼疾,需帮忙订餐配送,陪同做核酸;老师和学生租住户要上网课,早餐要在7:30前送到;早晚餐有单独订购馒头包子的,需增加订购小程序统计栏目……”
任礼等志愿者核对早餐订购清单
良好的志愿服务背后,离不开志愿者团队的高效运转。工训中心和财务处组织起32名干部职工投入到54栋志愿服务中,志愿者蔡静通过线上二维码快速建群,线下明确分工按需组队,将志愿者队伍迅速运转起来。清晨买菜打饭时,她会和志愿者们一起为每份餐盒贴上标签,高效分发;住户有疑难需解答,她协调志愿者上门做好服务。高效率的服务赢得了住户的赞赏。
蔡静等志愿者为居民分发餐盒
如何让来自不同单位的志愿者默契配合,56栋志愿者喻瑜的做法是围绕需求、及时补位。在统计住户信息时,喻瑜发现住户中老年人和租房学生较多,作息不同、需求各异,每日配送工作量大。她制作了一个专门的需求记录本,在人手相对紧张的情况下,承担起2个单元136户居民的物资配送与志愿服务工作。来自科研院、资产公司、设备处三家单位的21名志愿者在这种默契配合中,齐心协力圆满完成了56栋疫情防控服务工作。(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喻瑜为居民送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