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案例主题与思路
互联网背景下,碎片化与速食化的信息阅读与传播方式广为流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形成了“圈层化”传播现象。“圈层化”的出现导致了网络信息传播的“圈层化”以及网络社交“圈层化”。主流话语面临着传播途径受阻,话语权威降低,话语内容遭到漠视等诸多挑战。辅导员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力军,在网络飞速发展的时代,应积极应用新媒体技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强化网络育人的精准性、及时性,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牢固树立“四个自信”,助力学生成长成才。本案例旨在依托金沙娱场城app7979梦溪新语网络文化工作室,以西柚学工微信公众号为中心,石大青听、石大化语等新媒体平台为矩阵,利用微信、抖音、bilibili等当今青年人常用的新媒体平台,创作破圈层融媒体作品,构建网路育人阵地。
工作室机构设置
工作室微信平台矩阵
注重思想引领,搭建思政教育“中枢网络”,厚植爱国主义、树立文化自信、讲好中国道路;强化精准服务“运动网络”,将新媒体工具贯通各项目常学生工作;激活育人平台“温情网络”,重调研、重情怀,将思政工作做到学生心中。
工作室网络思政育人模式
二、实施方法和过程
(一)锐意创新,搭建新媒体思政教育“中枢网络”
1.聚焦主业,奏响爱国主义“主旋律”。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是每一个人内心最深厚的情感。借助新媒体平台厚植学生的新时代爱国主义情怀是网络思政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国庆重要节点,拍摄原创视频《我爱你中国》,开展《向祖国妈妈告白》《我和国庆合个影》《我国庆的日子》等主题活动。
2.把握时节,塑造传统文化“神经元”。传统节日蕴含着底蕴深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借助新媒体平台开展特色活动,进行深入挖掘,积极正面宣传。线上策划“青听时节”系列活动,紧扣端午节、中秋节等重要传统节日开展宣扬中华传统文化的特色活动。线下开展大学生传统文化节,网络文化作品征集活动,在传统与现代的交融中涵养好学生的文化自信。
3.建党百年,挖掘四史教育“活教材”。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站在历史的重要节点上,加强“四史”学习教育,有着十分紧迫而又深远的重大意义。2021年党委组织部、党校、党委学工部联合开展了“微党课”风采大赛,30余集微党课在西柚学工平台展示。生动的向广大学子讲述了党的百年历史,伟大建党精神。在西柚学工平台搭建《红色家书》专题板块,累计发布红色家书100余期。在石大青听开设《党史百年天天读》栏目,回顾历史上的今天。
(二)加速贯通,强化新媒体精准服务“运动网络”
1.打造西柚资讯“云平台”。在西柚学工设置信息快讯栏目,包含活动速递、重要通知、学工经验、学院动态等栏目,打通学生与学校沟通的“最后一公里”,让学生工作走进学生,使学生接受信息更为便捷、准确、及时。
2.搭建精准服务“微平台”。开通四六级查询、等级考试报名、考试查询、成绩查询、青年大学习等学生日常事务管理使用端口。搭建精准服务微平台,筑劳网络思政教育基础。
3.夯实榜样树立“展示台”。榜样的力量,身边的故事最能打动人。在西柚学工开设《榜样力量》,石大青听开设《红人馆》等栏目。访谈专业牛人,记录石大故事。截止目前发布青春榜样11期,红人馆43期,平均阅读量超过1500。
(三)贴近学生,激活新媒体育人阵地“温情网络”
1.重调研,及时传递青年声音。推送《看!这是镜子留住的西柚时光》《中国文化和四六级翻译的相爱想杀》《别眨眼!带你解锁西南石大的‘秘密基地’》等贴近学生的原创主题推文。创作《流年石大》《开学》《考研》《石大的声音》《石大之春》等一系列视频网络文化作品,开展“共抗疫情,爱国力行”网络作品展示,诵读中国大学生优秀作品展等活动,走进学生心中,展示学生风采,传递学生新思想。
部分网络文化作品截图
2.重情怀,全程培育核心价值观。开通《导员“碎碎念”栏目》,收集辅导员原创网文。重视情怀,贴近学生。譬如《七夕来临,今天一起来“谈恋爱”吧》《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假如时光倒流,我还是一名大一新生》《“云双选”中的面试礼仪》等网络原创网文阅读量均超过了1000。开通《没“礼”不行》栏目,发布餐桌礼仪、面试礼仪、电梯礼仪等推文,全方位对学生进行文化价值输出。
《没“礼”不行》与《导员“碎碎念”栏目》
3.重沟通,架起Z时代连接桥梁。开展“青听实验室”主题活动,设置《打电话告白家人》《谈谈2021年的幸福瞬间》《回想这一年有哪些遗憾》等主题,带领学生体验沉浸式思想政治教育。定期开展校园街头采访、学霸采访等活动,用学生自己的声音去与青年学生沟通,打破圈层壁垒,架起沟通桥梁。
“青听实验室”系列网络文化作品
三、主要成效和经验
(一)主要成效
一是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献礼建党100周年的原创视频在微信、抖音等平台共获点击量10万余次。传统文化系列活动参与度提升,传统文化的教育更加深入人心。
二是工作室创作的传统文化网络作品《乡村年韵》获四川省易班发展中心网络文化作品征集一等奖。《平凡的青春引路人》与《致敬平凡》分获四川省易班发展中心庆祝建党100周年网络文化作品征集一等奖与二等奖。《流年石大》网络文化作品获得学校优秀新媒体作品奖,工作室成员在学校大学生网络文化节、庆祝建党100周年网络文化作品征集等活动中获奖40余项。原创作品《疫情之下,考研学子如何准备复试和调剂申请》被高校辅导员联盟转载,阅读量超过2000。
网络文化作品获奖
原创网文被高校辅导员联盟转载
三是推出原创推文100余篇,20余篇推文阅读量超过1000。石大青听抖音号点赞破万,阅读量破百万。其中《青听实验室》网络文化作品发布11期,视频一经推出,感动上万网友,刷爆家长与学生的朋友圈,受到广泛关注。金沙娱场城app7979官方微信、官方抖音、视频号、微博等新媒体矩阵纷纷转发。其中《没有什么标题比得上你亲口说》在金沙娱场城app7979官方微信推出,阅读量超过1W。抖音,抖音平台播放量累计超过50万,点赞评论量达5000+,其中2个视频评论点赞接近2000,热度极高。
作品发布在抖音平台获得较高热度
(二)经验与反思
1.打破媒介限制,开辟网络育人新阵地。要想把党的先进理论送入平常百姓家,送入青年大学生的头脑中,真正做到入脑入心,首先要主动去接近青年学生的“圈子”,融入到学生的圈子中去。去研究、探讨学生“圈层”中的文化内涵,传播方式与特征,创作“私人定制”式的网络文化作品,从而进行精准推送。
圈层化的社交模式,其根本就在于及时的出圈与入圈,建立媒体矩阵的根本就是希望打破媒体界限,将主流话语通过网络媒体平台传入到学生之中,在教学、生活、服务等环节处处体现思想政治教育,拓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力。融媒体时代,新媒体平台众多,传播方式的构建需要更加系统与完整。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可依托全国易班网络平台为社区,微信微博为基本平台,搭建短视频、QQ空间、贴吧等学生使用率较高的立体矩阵体系。立体矩阵媒体的建立,要充分体现用户与管理者的平台,增强用户的归属感与参与感,从而提升用户使用粘性。
2.建设精品内容,打造网络育人新形式。00后的一代被称为互联网原著居民,也叫“指尖上的一代”,他们通过手指轻轻的滑动,便能快速的获取大量信息。短视频甚至能够在短短的几分钟之内为用户提供巨大的信息量,甚至有“短视频一分钟,人间1小时”网络说法。
在这个碎片化、速食化的时代,更需要我们慢下脚步,精心创造,坚持“内容为王”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导向。坚持创新为要,坚守弘扬主旋律的思想阵地,转化灰色地带,改变黑色地带。譬如人民日报在建党百年之际推出的微视频《少年》,受到了百万点赞以及20W评论,充分彰显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力量以及短视频平台的传播效果。建设精品内容,一方面要创新网络用语,用平等的方式与用户进行互动与交流。习近平总书记讲话中提到的“我们都是追梦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没有全面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等话语就是创新话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坚持内容为王的完美典范。将“长故事”变成“小事迹”、长篇大论变成“微言微语”,让主旋律充满整个媒体矩阵。譬如各大高校开展的党史微视频征集展播,深刻生动地讲述了党的发展历程,调动了一批人,从而影响了一批人。坚持“内容为王”,打造精品内容,让主旋律的网络文化作品走进受教育者的“朋友圈”。
四、下一步加强和改进的计划
依托基本形成的新媒体育人新阵地,接下来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注入思政教育的“灵魂”。
1.加强队伍建设,凝聚队伍力量。进一步加强工作室队伍的培训与交流,凝聚队伍的工作力量,产出更多有品质、有温度、有品牌效用的网路文化作品。
2.扩展平台占领,形成媒体合力。进一步完善视频号、bilibili、抖音、微博等平台建设。创建工作室的网络文化标识,开展系列品牌活动,扩大工作室影响力。
3.关注学情研究,解决实际问题。加强微信平台的互动性,设置微信平台互动链接。第一时间获知学生需求并及时反馈,依托相关数据开展学情研究,更精准地了解学生思想动态。
4.规范运营体系,提高平台效率。制定针对新媒体平台运营团队的工作章程,进一步规范运营体系,通过选题会等方式更好地集思广益,完善三级审批制度,确保平台高效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