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036年腊月,四川眉山,苏家老宅里,一个娃娃降生,寻常天气,并无异象。20年后,这个从苏家走出来的年轻人赴京赶考,放榜为进士,成为了当时主考官欧阳修的学生。他叫苏轼。原以为会一直一帆风顺,却在人生“高光”时刻被一路谪迁。
这样的跌宕人生,有点倒霉,但总能峰回路转;有点落魄,但活得自得其乐;有点郁闷,但还好天性乐观。一路被贬,心却一路向阳,这条路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成功之路,是逆势而上,将自己从困苦深渊中解救出来的自我救赎之路。
根据后现代生涯理论所强调的“我就是自己问题的解决者”这一观点,细品苏轼这一路谪迁的心灵“突围”之旅,对于初出茅庐的青年学子来说,是在面临挫折、困惑时,最好的自适应“教学案例”。
场景一:我在你眼里竟然是这种人?
第一招:明确自我概念,不盲从
放榜不久,苏轼任职签书凤翔府判官。“宁知风雨夜,复此对床眠”赴任前,苏轼苏辙两兄弟相对而坐,感慨着韦应物这一句,殊不知,从此踏上仕途的俩人,沉浮宦海,风雨飘摇,兄弟俩再无这样的夜可书写。
一边是江南小小的一角,一个年轻人正在跌跌撞撞中摸索“公务员”之路,一边是当时的国家正在进行王安石变法。“厌伴老儒烹瓠叶,强随举子踏槐花”,此时,年轻的苏轼尚在澄澈明朗的生活中,文声渐起,试图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诗词意气风发,乐观向上。
可生活总是在猝不及防中提醒你,别一味陷于眼前“风景”,烂漫的苏轼因一朝“乌台诗案”被流放黄州。23岁的年轻人,很多地方想不通,心气被打压得降到尘埃里:为什么是我?我从未攻击过他人,只是安心做事,并不主动与人为敌;怎么可能是我?我的恩师是朝廷重臣,皇帝和宗室都对我照顾有加;我到底哪里做错了?天下人都对我的才华交口称赞……
也可能,不是你的错,只是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同,在一系列指责中,让你自我怀疑。根据舒伯理论,完整的自我概念是从现实自我、理想自我、投射自我三个维度构成,现实自我就是镜子里你看见的样子,理想自我是你希望自己变成的模样,而投射自我则是你以为的别人眼中的自己,每一个维度都是自我的一部分,但又有真实的自我存在差距。所以别担心,想不通的,就等时间把结果显露出来吧。这个道理,也是苏轼在游览赤壁时,才渐次领悟——“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场景二:陷入负面情绪的茧房之中,如何突围?
第二招:正视“虚拟深渊”,强化正反馈
在黄州安身的小破庙里,他无力改变答案,但当身边的繁华如潮水般褪去,世事一场大梦,他才如梦初醒,意识到,生活还在继续。当然,郁闷不是一下子就消解,可淡淡的缺月,缥缈的孤鸿,声声催更的沙漏……这些或许过去未及在意的细节,才让他慢慢品出了禅意。
把痛苦凝练,他写出了《定风波》《江城子》《赤壁怀古》……你看,痛苦仍在,却好像清风徐来,掀起的池塘涟漪,存在就存在吧,学会和平共处,人才能继续走下去,于是,“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把痛苦消化为营养,面对它,正视它,才不会让它成为“房间里的大象”。就好像蚌壳里的沙砾,歌唱也好、寄情山水也好,逃避的确可耻,但在当时的境况里,或许是当事人能够想到最有用的办法。你看,苏轼也是,远离纷争,不论是人为还是无意,离开就好,自会有自己一片天地。就让这份不堪与痛苦在心底,在时间,在另一个完全不同的场景中,碰撞、发酵,总有一天,不过是“相逢一笑泯恩仇”,脑海中电光火石,他重重地敲下竹杖,感叹——“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场景三:逃离还是妥协?这是个问题
第三招:梳理内外两个维度信息,学会做选择题
痛苦的经历不值得感谢,但却值得总结。一味自怨自艾,除了陷入不断加强的负面情绪的恶性循环,也会让自己疲惫不堪。生活还是要继续。
压垮成年人的最后一根稻草,不是白天里来自四面八方的压力,而是刚到家时忽然的停电、饥肠辘辘外卖却取消订单,或者疲惫不堪完成的文档却突然死机中断……怎么办?
“此生飘荡何时歇。家在西南,长作东南别。”苏轼也一样,还能怎么办,试着做个选择题——你能改变吗?答案是能,好的,变换赛道,根据人职匹配原则,重新开始,眼前自然是“天涯何处无芳草”;
答案是不能,那就“此心安处是吾乡”,根据“明尼苏达适应论”,将自身与环境进行合理匹配,调整自身能力,不断适应环境。在你有能力改变游戏规则之前,请积累自己的砝码。
结合CIP信息认知理论,一旦出现迷茫困惑就是你需要解决问题的信号,而你要从中做的就是选择题,合理分析自身性格、兴趣、能力等特点,综合外部环境信息,做好理性决策,往往拯救自己于失败挫折中的,是不逃避、再出发——“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场景四:既然打不过,躺平好不好?
第四招:注重过程本身,体现自我价值
好了,哪怕几番谪迁,苏轼这个乐天派,仍然在生活中挖掘意义。他去庐山,观“横看成岭侧成峰”,他游赤壁,念“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他去村舍,看“牛衣古柳卖黄瓜”……人生风景那么多,看不够,怎么舍得难过?或许,这也是能够疏导负面情绪的一大法宝,这像是溺水的人抓住的救命稻草,用好了,你就天下无敌。
或许,这也是老天的本意。天才的诗人超世的才华,只有在历经风华、烈火、清淡的重重淬炼中,才能将一坛好酒酿得醇厚无比,每个字,都是人生至繁至简,最最恰到好处的写意。
苏轼一生,黄州、惠州、儋州,这么多地方,却令他有“天下何处不为家”的感受。
来之、安之,对待百姓,开槽、修渠、治水、种田、授书,与民同乐,来自乡野,归于民生,这是他的选择,也是他的快乐。
海南三年,苏轼写“明日东家知祀灶,只鸡斗酒定膰吾”,离别时百姓不舍,置酒相送,他写“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
胸中畅快,于是在跨越琼州海峡时,抒发“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对啊,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啊,人的潜能不就是在置之死地后才爆发出来的吗,如梦亦如幻,应作如是观。种种体验,丰沛了苏轼的人生,也让我们知道,很多时候,生活不是与你格斗,而是通过种种不顺心、不如意事与你死缠,一直要缠到你的意志达到极限,迸发出火,烧光这无数凌乱如麻的纷扰,这股火是一种生命力,是一股劲儿,与天斗、与地斗,这是人的精气神。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分析,人生的价值体现本身就是从生存需要一直到自我实现的需要,只要你还活着,就不要摁灭这莹莹之火,要知道,疏朗开阔的大步朝前,更能携春风、吹又生。午夜归家,倚杖柴门,他才明白——“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结语:不穷视听界,焉识宇宙广?
最终解决策略:从元认知角度澄清自身愿景
余秋雨曾写过一篇文章《苏东坡“突围”》,突围的是世俗生活中的困境,获得的是精神世界的升华,更像是外界的负压下,自我的顺应之举;而在我们的生活中,从苏轼的故事借鉴而来,突破的是困境中的自我否定,学会的是从元认知的角度反思生活的意义。
他心性自由,但从不逃避责任,借用林语堂一句话“一提起他,中国人总是会心而温暖的一笑。”他的故事,总能“治愈”无数遭受挫折与“痛击”的心灵,这就是SCCT社会认知职业理论中所提到的学习替代经验——已经有人比你更惨,你还能差到哪儿去?
正常人遇到挫折、失败都会失落、痛苦,甚至滋长其他冲动性情绪,可只要心里不屈,就好像深渊里的淤泥,依然滋养着生命的大树,“你当时是如何走出来的?”“站在现在的角度看待当时,你能从中学到什么?”这是自我元认知层面的反省与学习,帮助我们摆脱黑暗,人的生命的韧劲,会牵引着你触底反弹。
所以啊别怕,历史上那么多伟大的灵魂,都是一路泥泞中走来。当我们站在历史的山巅,纵观星辰,才发现当下一切,不过是“江水细如绳,湓城小于掌”,尘事屑屑,我们从历史中得到宽慰,让前人的故事成为夜空里那一道光,或许,更能在当下,心若洞火,找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