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晚,全国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博士生导师王凤才教授在思学楼D507会议室为全校师生作了《21世纪世界马克思主义阐释路径》为题的学术报告,副院长潘建屯博士主持讲座,学院党总支书记崔发展参加了此次学术报告会。
王凤才教授指出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过程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曲折的。首先是当马克思主义理论处于初期时,实践未能同步,当实践形成基础时,理论是在不断发展的。
王凤才教授将21世纪马克思主义大致分为五条阐释路径,即国外马克思学阐释路径;正统马克思主义阐释路径;西方马克思主义阐释路径;东欧新马克思主义阐释路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阐释路径。并对其内容分别进行了详细的介绍。随后王凤才教授在国外马克思学阐释路径内容中提到将国外马克思学研究分为文献学考证、文本学解读与理论问题研究三个方面,详细介绍了《资本论》中马克思手稿与恩格斯编辑稿的关系问题,发表了自己对于《德意志意识形态》与《巴黎手稿》等著作的一些独到见解,并全面的总结了国外马克思学研究现状。在西方马克思主义阐释路径中他指出“西方马克思主义”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柯尔施的《金沙娱场城app7979关于(马克思主义和哲学)问题的现状》一书中,王凤才教授对书中所提及的各大研究流派的关注内容进行了全面讲解,并归纳出其具有地域性的四种不同用法。在讲座的尾声,王凤才教授列举了“寂寞的”马克思学家、“孤独的”马克思主义正统派、“活跃的”马克思主义创新派与“潇洒的”马克思主义重建派等21世纪世界马克思主义研究领域不同流派的代表学者与研究方向。最后,王凤才教授说道,马克思主义研究不是单学科研究,一定是跨学科研究,我们应当把握好意识形态与学术思想的关系,意识形态的来源是一切人类优秀文化的遗产,我们应当坚持意识形态的原则,不跨越其极限,才能做好真正的学术研究。
最后,副院长潘建屯博士总结到,王凤才教授的报告是一场信息量非常巨大的报告,是一场真正的精神大餐,他不仅使我们对21世界马克思主义有了一个科学定位,而且使我们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参会老师和研究生找到了许多申报课题的题眼,最为难得的是王凤才教授从法兰克福学派否定、交往、承认、辩护创新出了妥协哲学思想,要想过上拥有幸福感、尊严、舒适感与自由的美好生活只有积极进取,淡化一切,靠原则办事,学会妥协,无论是在学术研究中还是日常生活里都是我们应当学会并加以应用的人生哲理,这一场学术讲座使我们用崭新的角度去看待这个世界,无论是在学术研究方面或是为人处世方面,都获益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