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止一个创业大咖提过,融资的过程就像是讲一个故事,甚至美国投资老炮比尔费舍尔还专门写了一本《创业融资---从一个好故事开始》,其中提到了好故事的三要素:
引人入胜:要有正派反派和完美结局;
可信:细致的描述,例证和事实;
简洁:用最短的时间表达出本质。
但是在高度竞争的创业市场,很多时候会出现一个情况,就是:你和你的竞争对手在讲同样的故事。
如果这是一个好的故事,有真实的痛点和解决方案,或许你和你的竞争对手都可以获得融资,这个时候,除了业务层面的竞争,资本层面也是一场赛跑。谁融到更多资金、谁的估值高、谁的资本使用效率快,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决定竞争的格局。
现在抛开估值的指标,来简单聊聊创业公司如何尽可能的提高估值。
提高估值的核心,是要理解“企业价值的驱动因素”。
从投资人的角度,一般会从“经营层面”和“财务表现”两个维度来分析。
一、经营层面
从行业结构来看赛道
在中国市场选择赛道会容易一些,因为这是一个天生具有规模效应的市场。今年的跨年演讲,罗胖提到了“热带雨林”的脑洞,指的是中国市场就像是亚马逊热带雨林,有足够的规模和内部多样性,无论是做物种之间的连接器还是独立小生态,都有足够的机会。
那什么样的行业结构有吸引力呢?
【行业的集中程度】:简单来说就是竞争者的数量,以及他们的市场份额。如果一个行业前三名的参与者已经占据70%以上的市场份额,新进入者机会就比较小了(比如连锁咖啡店市场,星巴克+麦咖啡+太平洋+Costa已经占据76%的份额,所以只能做做独立咖啡馆的生意了)。
当然,如果一个行业参与者很多,但是市场占有率都不高,就要具体分析原因了,机会可能出现在一些颠覆性的技术和模式上(比如同城货运行业,千亿级的市场,可是行业老大占有率也不超过1%,如果有新技术整合匹配供需两侧,未来有很大的机会。)
【进入壁垒】:真正市场化商业竞争中,壁垒无非就是两个---时间和资本,这个对应的是波特五力里的潜在竞争者,未来一个竞争对手要进入这个行业需要花费多少钱和时间,你的先发优势就会有多大,以及保持什么样的增长才能避免被赶超。
【垄断的可能性】:从市场角度来说,当然是不鼓励垄断,但是所有的公司都应该追求垄断,或者说是暂时性垄断。尤其是互联网行业的头部效应,还有红杉的沈南鹏提到的黑洞效应,都证明了这一特点。
有些行业是可以产生垄断的,核心就是用户和资源(比如社交领域,腾讯在用户上实现了垄断;再比如打车领域,滴滴获取了大部分司机资源)。在这里说的垄断是一种“相对垄断”,一般来说有机会占据行业50%份额,就可以称作暂时垄断。在一个有垄断机会的行业里追求垄断的项目,一定是VC比较看重的。
2. 从无形资产的角度看团队
对于初创的公司,最重要的无形资产就是团队。看人是一门艺术,有的团队“硬件”非常好(海外名校毕业,顶着很高的光环),但是“软件”比较弱(经验少,对创业不坚持),可能会让良好的背景称为累赘。有的团队可能背景并不好,但是却是拼上身家性命来创业,被谁一阵,反而更能打胜仗。
看团队,我们一般会从以下维度:
【团队能力】:学历、经验、社交、学习能力等多角度判断。
【团队动机】:这一点很重要,你的梦想是什么?(汪峰表情),为什么加入创业团队?要知道,在创业公司融资顺利前景光明的时候,团队固然比较稳定,但是当公司处于逆境,如何保证核心团队不会选择去更好的地方呢?
【对人的依赖】:悲观一点说,“人”的因素真的非常不稳定,创始人和投资人都要考虑清楚,项目是否对某些人过分依赖,比如核心技术是属于公司还是个人?是否非常依赖个人关系带来的客户?如果对某人依赖度较高,就要考虑公司股权结构上,是否做了充分的考虑。
3. 抛开资本和时间的角度看壁垒
投资人经常会问:如果不考虑钱的因素,我们的竞争优势在哪里?
因为创始人太喜欢说“我们比对手领先多少时间”,“他们要想超越我需要花多少钱”之类的,这些当然是竞争壁垒的一部分,但是投资人还是希望看到在商业模式或者产品核心技术上拥有壁垒的项目。
二、财务表现
关注企业的财务表现,是每个投资人都要做的,也是最不容易被做手脚的(因为比较复杂)。当然,对于很早期的项目,财务报表的展现力度是不够的,这时候需要团队给出比较合理的财务预测。
我们把经常关注的企业能力和三张财务报表里的重要指标做个表格:
以上,就是总结的一些对于“企业价值驱动因素”的要点。
更多的是从企业经营发展角度来考虑,但也并不敢说完全能合理的决定企业的估值,有时候深入的价值判断还不如风口的力度大。
风口的判断很难,但是风口的来临至少说明以下三点:
处于风口的项目会获得很高的估值溢价;
项目不发愁融资,早期投资方退出机会也更大;
理智的人当然可以追风口,但一定是建立在对价值和趋势的判断上。
最后再提醒一下,过早的高估值可能会害了公司,因为你下一轮融资是要继续提高估值的(除非说服之前的投资人接受down round),如果估值过高,下一轮融资进不来,很可能把自己拖死。
所以对于创业公司来说:“估值不是重点,经营才是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