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永灿,男,汉族,1963年6月生,四川南充人,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1990年10月参加工作,1987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5年7月清华大学水利工程系本科毕业,1990年8月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博士研究生毕业。
陈永灿同志曾任清华大学水利工程系研究生组组长、水力学研究室主任、河流海洋研究所副所长、水利工程系系主任,清华大学土木水利学院副院长、院长、党委书记,清华大学教务处处长、副教务长,西南科技大学校长,西南科技大学党委书记。2021年10月,任金沙娱场城app7979党委书记。
陈永灿同志长期围绕大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以及敏感水域水资源开发所涉及的水动力与水环境问题,在江河湖泊水流运动、水利枢纽泄洪安全与环境水力学、水工建筑物智能检测与安全评价等方面开展系统研究。主要研究方向为:水利水电工程的水环境效应与枢纽泄洪安全;江河湖库水动力特征与污染物输移扩散规律;水动力及水环境模拟方法与应用。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大直径长引水隧洞水下检测机器人系统研发及示范应用”、自然基金重点项目“大型水库污染物输移扩散特性及水力调控机理研究”、国家重大水专项 “梯级电站建设对牡丹江水环境的影响研究”及“梯级电站建设的生态补偿关键技术研究”等研究课题,承担了国家973项目“湿地系统水环境效应动力机制与系统模拟”的相关课题,还负责了三峡集团公司、成都及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关枢纽泄洪消能、近坝区水环境特性等横向课题多项,取得了丰富的具有理论和实用价值的创新成果。提出了污染混合区计算的整区模型、斜分层三维有限元模型、大型水库水流水温预测模型等具有创新性和实用性的数值模型及计算方法。利用研发的系列水力学及水环境模型,模拟分析了典型河湖水体污染物输移特征、湖库热氧分布、大坝下游溶解氧过饱和等环境要素的变化规律。系统研发了高坝枢纽复杂水下环境智能巡检装备和安全评价技术,推动了水利工程与人工智能学科的交叉与融合,提升了流域水安全保障与智慧化管控水平。多项成果鉴定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具有显著的经济和环境效益。针对三峡水库水流与水质特性、南水北调工程水质变化特性及溪洛渡水电站泄洪消能关键技术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为我国江河水资源开发利用、水库安全运行和水环境管理提供了良好的科学依据和可靠的技术支持。是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水资源与水安全”创新团队负责人。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其中SCI及EI收录100余篇,主持和参与编写学术著作5部。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大禹水利科学技术奖一等奖、高校青年教师奖、宝钢优秀教师特等奖及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二等奖等教学科研奖励10余项。
陈永灿同志是“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天府万人计划”天府杰出科学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主要社会兼职:国际水利与环境工程学会中国分会副主任、中国水力发电学会水工水力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曾任水利工程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水利学会副理事长、《水力发电学报》编委会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