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培养

能源动力(电气工程)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发布日期:2022年09月02日      作者:孙晓玲     编辑:杨威     审核:胡泽     浏览:[]


(学科领域代码:085801

电气工程学科是研究电磁现象、规律和应用的学科,电气工程学科在国家科技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能源动力电气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以实际工程应用为导向,以职业需求为目标,以综合素养和应用知识与能力的提高为核心,面向国家需求、行业需求和地方经济发展需求,面向企事业单位对电气工程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主要为电气工程领域内企业和工程部门培养电能生产、传输、使用全过程及各种电气设备和系统设计、制造、运行、测量和控制等方面的高层次复合型、应用型、工程技术及管理人才。通过学习,掌握电气工程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门知识,具有创新意识和独立担负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工作的能力,能胜任电气工程领域的技术开发、工程应用、组织管理等工作。

一、培养目标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身心健康,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掌握电气工程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复杂工程问题解决能力,能够独立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的应用开发人才与技术管理人才,毕业后可在科研、教学、企业等单位从事研究、教学、工程技术开发和管理等工作,能够成长为服务行业发展、引领科技创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培养方向

1、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主要研究电能的产生、变换、输送、分配、控制的理论,电力系统的规划设计、特性分析、运行管理、控制保护等理论和技术,为用户提供安全、优质、经济、环保的电能。研究方向覆盖有新能源发电及其控制、电力系统分析与仿真、电力系统运行、调度与控制、电力信息化与自动化等,在分布式发电与微电网、电力系统中的智能信息融合、油田自备电网节能降耗以及电压、无功协调控制等方面形成了明显的特色与优势。

2、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主要研究变流器拓扑、建模与控制、电力电子系统集成与应用等,并结合现代控制理论、信息技术、通讯技术、智能技术等,实现对电磁能量的高效率利用、高性能的电气传动和运动控制及可再生能源的高效转换。结合现代电力电子技术的最新发展,已在现代交直流调速系统、变流器拓扑、电力电子电路仿真与设计、及新型调速电机(如开关磁阻电机)及其控制系统的研究应用等方向形成了即突出专业特点又具有行业背景的特色和优势。

3、油气田电气控制与信息技术(特色学科方向)

针对油气勘探、开发中的关键装备和油气田信息化建设需求,研究电气控制与检测的新技术、新方法以及新理论以及油气田的信息化技术应用,研究内容覆盖油气装备电气系统、智能测控系统、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故障检测与诊断、油气田智能化和信息化等,并在海洋平台电气系统、井下智能检测装置、油气工程仪器装备、电气设备故障检测与诊断、油气田自动化、智慧油气田中的通信技术等方面形成了明显的特色与优势。

4、新能源发电与并网(特色学科方向)

针对全球去碳化趋势以及电网、天然气管网、供热系统、交通系统开始出现融合的新业态,研究新能源发电原理及其应用、储能技术、基于电力电子技术的并网技术、综合能源系统等,并在光伏发电、氢能综合利用、储能技术等方面形成了较为显著的优势与特色。

三、基本要求

1、应该掌握的基本知识

1)通过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然辩证法以及工程伦理等人文社科知识,培养专业学位硕士的哲学思维和科学方法,热爱祖国,遵纪守法,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工程实践,具有实事求是、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工作作风。

2)通过学习数学等基础理论课程,提高科学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能够运用数学语言描述科学问题,建立适当的数学模型,使用计算机工具进行工程问题的科学分析和计算。

3)掌握电气工程学科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准确理解电气工程领域的前沿问题和发展趋势;掌握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先进技术方法、现代技术手段和现代管理知识,通过科学研究创新性分析和解决电气工程相关领域的实际工程问题。

4)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较为熟练的阅读理解能力,具有一定的翻译写作能力和基本的听说交际能力,以适应在本领域研究中查阅国外文献和进行对外交流的需要。

2、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1)学术素养

具有从事本学科工作的才智、涵养和创新精神,应了解本学科相关知识产权、研究伦理等方面的知识。努力学习本学科和相关研究方向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促进自身的知识积累和研究素质的提高。通过选修课程、学术报告、专题讲座、科研项目等多种形式,掌握本学科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培养和提高计算机应用技术和实验与仿真方法等实际动手能力。应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尊重他人知识产权,承担自己学位论文和其他学术著作发表过程中的相应责任。了解本学科相关研究伦理知识,在科研工作中遵守公认的生命伦理原则。

2)学术道德

应恪守学术道德规范,遵纪守法。学术研究应具有科学创新的态度,做到一丝不苟、严谨为学、诚信为人,反对急功近利;遵守诚实求真的原则,树立献身科学事业的崇高理想,遵守学术要求、学术道德,遵守科学研究、论文写作、学术引文、学术评价规范。

3、应具备的基本能力

1)获取知识能力

具有获取知识能力,课程学习是掌握学科基础、拓宽知识领域,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在课程学习基础上,通过阅读学术专著和学术论文、参加学术报告会等渠道主动获取知识。在阅读学术专著过程中,力求深入理解专著所表述的学术思想和知识体系;在阅读学术论文过程中,学习论文所表达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抓住论文所解决的科学问题;在参加学术报告会的过程中,应积极思考、多提问题,抓住学术报告所解决的科学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核心思想。

2)科学研究能力

具有评价和利用已有研究成果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文献综述是培养硕士生评价和利用已有研究成果能力的重要环节,应广泛阅读本学科的文献资料,文献阅读应以近年科学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和学术期刊的原始文献资料为主,体现本学科的前沿性、新颖性和交叉性,了解本学科及相关研究领域的前沿动态和最新进展。应在导师的指导下制定详细的学位论文研究工作计划,包括:研究方向、文献阅读、选题报告、课题研究、学术交流、学位论文及实践环节等方面的要求和进度。学位论文的研究应针对本学科有价值的科学或技术问题进行,所选课题应涉及本学科的前沿、热点、难点和重要理论或技术等问题,应具有理论意义或实际应用价值。学位论文研究工作应使用具有一定创新性的方法对所选课题进行深入研究并得出科学的实验数据和合理的分析结论。学位论文研究成果应得到本学科同行专家的认可。

3)实践能力

具有开展学术研究或技术开发的能力,开展科学技术实验的技能,与他人合作开展科研工作的实践能力;应通过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或工程设计等培养实践能力。以科学研究为主的包括:通过对本学科专业研究进展及现状的了解和掌握,分析并提出科学研究问题,在学位论文研究工作中对所提出的问题的解决方案和方法进行深入的研究;熟悉科学实验中所涉及的对象特性、仪器设备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并设计出合理的实验研究方案;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数据处理,得出相应的研究结论。以技术开发或工程设计为主的包括:通过对实际工程和生产过程现有技术进展及现状的了解和掌握,分析提出本学科基于工程和生产需要为背景的、旨在改进和提高现有工程和生产技术水平的研究问题,对所提出的问题探讨新的技术方案和实现方法的可能性,在比较、分析和实际应用的基础上,得出能够对改进和提高现有工程和生产技术水平有所借鉴的研究结论。

4)学术交流能力

具备良好的学术表达与交流能力,积极参加学术论坛、学术报告会、学术专题讲座、学术会议等学术活动,学习国内外研究前沿及最新动态,善于归纳总结与论文研究工作相关的研究进展,锻炼与他人进行学术交流的能力。

4、学位论文基本要求

1)规范性要求

学位论文的撰写应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论文选题应直接来源于生产实际或具有明确的工程应用背景,与专业实践相结合,其研究成果要有一定实际应用价值,拟解决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和工作量,选题要具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和先进性,主题要鲜明具体。

在论文撰写过程中应以严谨求实、科学创新的态度进行,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社会公德和研究伦理,恪守学术道德、学术规范和学术惯例;符合学术作品的公共规范和格式要求;有突出的主题且与有价值的研究结论;表述具有系统性和逻辑性;立论正确、观点鲜明、层次清楚、重点突出、表达准确、文字精炼、图标规范、数据可靠、说明透彻、推理严谨;避免使用文学性质或带感情色彩的非学术性语言,对专业常识应简写或不写。

学位论文按顺序应包括:中文封面、英文封面、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中文摘要、英文摘要、目录、主要符号对照表、引言、研究内容和结果、结论、参考文献、致谢、声明、必要的附录、个人科研工作经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等。

论文题目应简明扼要地反映论文工作的主要内容;论文摘要是对研究内容的高度概括,具有独立性、自明性,是一篇简短且意义完整的文章,包括:对问题及研究内容的描述、对使用方法和研究过程的简要介绍、对研究结论的简要概括等;论文引言应包含:问题的提出、选题背景及意义、文献综述、研究方法、论文结构安排等内容;论文研究内容和结果部分应具体介绍作者的研究工作和取得的成果,对他人的研究成果一定要按照学术规范要求进行引用标注,并明确加以说明和区分,各章之间要存在有机联系,符合逻辑顺序;论文结论部分是对主要研究结果进行提炼和概括,主要阐述自己的创造性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在本学科中的地位、作用和意义,要严格区分自己取的成果与导师及他人的科研工作成果,应准确、简明、完整、有条理、实事求是地评价自己的研究成果。

2)质量要求

对所研究的课题提出新见解或新方法,表明作者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论文所研究的题目应涉及本学科的前沿和热点,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或实际应用价值。论文提出新见解或使用创新性的方法对所选课题进行研究,并得出科学的实验数据和合理的分析结论。论文研究成果的学术价值应得到本学科同行专家的认可。

3)其它要求

有关硕士学位和答辩的具体要求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并参照金沙娱场城app7979的相关规定执行。

四、学制与培养方式

1.学制

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学制为3年,学业年限最长不得超过6年。

2.培养方式

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采取全脱产方式进行培养,实行学分制。其中公共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选修课程主要采取集中学习的方式。专业实践是专业学位研究生获得实践经验,提高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可采取集中实践和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结合工程项目、单位生产或科研活动进行。

1)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的培养采取导师负责和指导小组培养相结合的方式。指导小组的组成可根据硕士生的研究方向及课题内容由校内导师提名、学院领导批准,小组成员一般由校内外35名副教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含导师)组成,其中校外导师为经电气行业相关企事业单位推荐的业务水平高、责任心强的高级工程技术人员。校内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负有对研究生进行学科前沿引导、科学方法指导和学术规范教导的责任,指导小组应协助校内导师对硕士生的课程学习、科学研究和学位论文进行指导。

2)实行学生与导师的双向选择。学生要加强课程学习,强化科学研究,提升创新能力,全身心投入前沿性、高水平的科研工作,积极参与学术交流、国际合作,拓宽学术视野,激发创新思维。

3)学院全面实施研究生课程建设,加强创新能力培养的平台建设、创新激励机制建设及创新条件建设,加强校企合作以及与国内高水平大学或国外大学的研究生联合培养机制建设等,同时学院及有关领导要指导和检查硕士生的培养工作,加强培养过程管理和学业考核,实习中期考核及论文审核制度,加大淘汰力度。

五、培养环节

坚持立德树人,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基础理论及专业知识以课堂教学为主、导师指导和科研实践为辅,学术素养、学术道德、基本学术能力等以导师、指导小组、研究所等为主、课堂教学为辅,通过课堂教学、导师等的指导、科研实践等过程,使学生达到本专业培养目标。在培养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并根据学生的兴趣方向、知识结构、能力水平的侧重引导学生对未来学术及工作方向进行规划。紧密结合科研项目实践或企业、研究院所的工程实践,以培养学生创新应用能力为主线,充分发挥导师指导研究生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研究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充分发挥学术讲座、学术报告的补充作用,注重加强研究生的自学能力、应用技术能力和表达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在读期间必须参加规定的本科助教、社会实践和社会调查活动,注重加强研究生的组织能力、自学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和表达能力的训练和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以职业能力的提升为导向,充分发挥产学研联盟、产业技术研究院和协同创新中心等平台,实施高校、企业、项目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应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课程体系设置、双导师队伍建设和考核评价等环节中突出学生相关工程技术能力的培养。

1.课程学习

课程学习是专业学位研究生重要的培养环节,需达到相关学分要求。

1)高级英语听说与高级英语写作在达到相关要求后可申请免修。

2)学术素养概论课程内容包括:科学道德与学术规范、知识产权、人文艺术、心理学、职业规划、学术文献查阅、学术论文撰写等内容。

3)专业学位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按培养方案制定课程计划,允许分阶段选课,但最迟须在入学后两年内完成选课。修课时间可根据需要确定,或安排在论文工作前,或课程学习与论文工作同时进行,但学位必修课一般应在第一学年内完成,所有课程应在两年内完成。在申请学位论文答辩前必须修完所规定的学分。

2.专业实践

专业实践是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重要教学和科研训练环节,是提高研究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重要保证。专业实践的内容包括科学研究、专业调研、专业实验、专业实习等。原则上安排在完成全部课程学习后进行专业实践,特殊情况下可申请采取课程学习、专业实践与学位论文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本领域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如不具有2年企业工作经历,专业实践时间不少于1年;如具有2年及以上企业工作经历,可提出申请、经学院批准,将专业实践时间缩短为6个月。

3.学位论文

1)论文开题

开题一般在第三学期末之前进行,学位论文选题应来源于应用课题或现实问题,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应用价值或实际意义的课题,必须要有明确的职业背景和应用价值。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阅读相关文献,形成文献综述;开题报告应就选题的科学意义、选题背景、研究内容、预期目标、研究方法和课题条件等做出论证。

开题答辩要求有除导师以外的学院及以上督导组成员或学院学位分委会成员参加。研究生应在开题报告会上广泛征求意见,由相关专业领域专家审定后确定。

2)中期考核

在论文开题后半年左右时间,研究生应参加由学院组织的学位论文研究中期检查,向中期考核小组提交论文中期进展报告。

中期进展报告应包括:论文工作是否按开题报告预定的内容及论文计划进度进行;已完成的研究内容,参加科研学术情况;存在或预期可能出现的问题,拟采用的解决方案等;下一步的工作计划和研究内容等。

研究生应根据中期考核小组所提意见对论文研究内容及工作计划进行适当调整。

3)学位论文撰写

研究生在导师指导下拟定论文工作计划。计划中应对完成论文的研究方法、试验方案与手段、经费与设备、论文撰写、完成期限和预期达到的结果等,做出详细的安排和说明。

硕士学位论文应是研究生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的、系统完整的学术研究工作总结,硕士学位论文应具有较好的学术性和相当工作量,利用已有的理论或方法解决本学科的科学问题,进行必要的理论分析并得到正确结果。具体要求按《金沙娱场城app7979金沙娱场城app7979关于学位论文撰写的规定》执行。

4)论文预审、预答辩

根据《金沙娱场城app7979博士硕士学位论文预审、预答辩制度》(西南石大研【20153号)的相关规定完成对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的预审和预答辩,根据预答辩小组的意见,论文作者对学位论文进行修改和完善,修改后的论文经指导教师审查同意后,才能正式提交学位论文送审和学位论文答辩申请。

5)论文答辩

1)申请答辩条件:

从正式录取算起,一般应在2年以上,6年以内;按本领域培养方案的要求完成规定的学分(必修课、选修课和必修环节);完成学位论文。

2)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完成硕士学位论文撰写,经导师审定论文初稿,同意提交答辩者,可向所在学院申请学位论文答辩。

各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根据学位论文的研究领域选定2~3位论文评阅专家,专家职务要求相当于副教授及以上。专家审阅后,对论文写出详细的评语,供答辩委员会参考。此外,对论文是否达到硕士专业学位的水平、可否提交答辩等提出意见。如一名评阅人的评语属否定的,由院(系、中心)另聘一名评阅人复审;如二名评阅人的评语属否定的,不能组织论文答辩。

3)论文评阅通过后由分委会确定答辩日期,审批答辩委员会组成人员。答辩委员会由3~5位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同行专家组成,其中1~2名来自工矿企事业或工程建设部门的工程技术专家。硕士本人的指导教师可参加答辩,但不能担任答辩委员会成员,除非答辩委员会要求导师进行解释,导师不得替学生解释任何问题。答辩委员会秘书要求是熟悉本专业的具有助教及以上职称的教师担任,在读研究生(除高校在职攻读博士学位教师外)不得担任答辩委员会秘书。答辩委员会要求有除导师以外的学院及以上督导组成员或学院学位分委会成员参加。

答辩委员会应对论文做出评价,并根据申请人的道德品质、课程学习、论文工作、答辩情况及论文评阅人的评语等进行评议。以不记名投票方式表决是否通过论文答辩和是否建议授予学位,经全体委员三分之二(含)同意,方能通过答辩。决议要由答辩委员会主席签字。

4.中期分流考核

中期考核分流在硕士研究生论文开题后半年左右时间进行,对研究生进行政治思想考核和业务学习考核。学院成立考核小组,一般由3名副高及以上专业技术人员组成,设组长1人,对硕士生提交的论文中期进展报告进行审查,合格者继续论文工作,不合格者限期整改,重新提交报告,再次考核,仍不合格者终止培养或走其他分流途径。根据论文中期研究进展,允许学生对论文开题时的论文选题(题目、内容、研究计划等)做出必要的调整。申请学位论文答辩时,学位论文的主要内容应与中期考核后确定的学位论文的内容基本一致。

六、课程体系及课程设置

本专业学位全日制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设置按照《金沙娱场城app7979关于制定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文件精神制定,课程设置以电气工程领域实际应用为导向,以综合素养和应用知识与能力的提高为核心,教学内容强调理论性与应用性课程的有机结合,突出案例分析和实践培养,引导创新能力培养。

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硕士生必须在规定年限内修满不少于32学分。主要包括公共必修课(5学分)、专业基础课(8学分)、选修课(11学分)、专业实践(8学分)。同等学力或非电气类攻读本领域专业硕士研究生,需补修本领域本科阶段相应前置课程,成绩不计入研究生课程成绩单,课程学分不计入总学分。

1.公共必修课

4 门, 5 学分,其中: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36 学时,2 学分;自然辩证法概论,18学时,1 学分;论文写作,18 学时,1 学分;工程伦理,18 学时,1 学分。

2.专业基础课

4门, 8学分,其中:数值分析,36学时,2学分;矩阵理论,36学时,2学分;最优化理论与方法,36学时,2学分;电网络分析,32学时,2学分。

3.选修课

11学分。根据研究方向、导师指导、个人兴趣和开课情况选修。

4.专业实践课

8学分。

七、学位标准与学位授予

本学科硕士生按照培养方案和个人培养计划要求,修满规定学分,通过学位论文答辩,达到学院规定的学位授予基本要求,可申请授予学位。学位授予基本要求按学业修读期间获得的成果分值量化计算。在规定学制内申请硕士学位,成果分值应不低于20分,具体计分办法及目录清单详见《电气信息学院金沙娱场城app7979关于硕士研究生学位授予成果基本要求的规定》。

八、方案使用

本方案自2022级研究生开始使用。

 

方案编制组成员:张安安、蒋林、李红伟、赵万明、杨威、许瑾

学院分管研究生教育负责人(签字):

学位评定分委员会主席(签字):

研究生院院长或分管培养副院长(签字):

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主席(签字):

 

 

修(制)订时间:           

 

 


 

电气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及培养环节一览表

课程

类别

课程

代码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开课学期

备注

公共必修课

S2222101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36

2

必修

5学分)

 

S2222102

自然辩证法概论

18

1

Z3333105

工程伦理

18

1

 

S2222110

论文写作

18

1

 

专业

必修课

数理

基础课

S2222202

数值分析

36

2

 

必修

6学分)

S2222205

矩阵理论

36

2

 

S2222207

最优化理论与方法

36

2

 

专业

核心课

Z0854101

电网络分析

32

2

 

必修

2学分

实践课程

P085401

专业实践

 

8

必修

8学分)

选修课

专业

选修课

41080806

现代控制理论

32

2

 

选修

(≥6学分)

 

41080802

电力系统分析与计算

32

2

 

41080803

高等工程电磁场

32

2

 

41080805

现代功率变换技术

32

2

 

41080808

能源利用原理与节能技术

32

2

 

41085802

配电网理论与应用

32

2

 

41085807

高频电力变换技术

32

2

 

41085808

电力市场

32

2

 

S2222220

信号分析与处理

36

2

 

41081008

深度学习与人工智能

32

2

 

跨专业

选修课

S2222225

高级管理学

36

2

 

选修

(≥2学分)

也可从全校公选课程库中选择

S2222226

高级经济学

36

2

 

S2222227

组织行为学

36

2

 

G2020607

人工智能概论

32

2

 

G2020302

石油工程信息处理方法与技术

32

2

 

G202060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前沿选讲

32

2

 

41081011

油气电子信息技术及应用

32

2

 

S2222217

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文明

36

2

 

公共

选修课

S2222108

英汉翻译实践-应用英语

36

2

 

选修

(≥3学分)

 

Z3333106

专业硕士英语(一外)

54

3

 

S2222106

国际学术会议论文写作与交流-应用英语

36

2

Z3333103

知识产权

18

1

 

G2020809

心理健康与核心心理素养提升

18

1

补修本科

主干课程

同等学力或非电气相关类攻读本领域专业硕士研究生由导师指定3门及以上本专业本科生课程

不计学分

(导师和学院考核)











说明:

1.选修课体现跨学科和个性化培养,不分区设置必选课程。

2.理工科研究生须选不少于1个学分的大文科公共选修课程(含政治理论类、人文素养类、经管类、法学类、体育类课程)。

关闭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