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馆概况 | 档案法规 | 校史研究 | 利用指南 | 下载中心 | 学校首页 
  通知公告  
 
  站内搜索
 
站内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校史研究>>正文
 

【石大记忆】痴心无悔的“钻研人生”——访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张先普教授

发布日期:2021年03月24日     作者:     编辑:蒋萍萍    审核:    点击:[]

时间:2019年11月1日下午

地点:离退休工作处南充校区办公室

人物:张先普

访谈人:张宝玲

文字整理:杨暾 左忠华(研究生助理)

文稿撰写:张宝玲 杨玉凤

文稿审核:姚明淑

坎坷求学 历经磨砺终得破茧

问:大学四年,您辗转三所学校就读,这段求学经历是怎样一个曲折的过程?毕业后您分配到重庆大学工作,您又是如何一步步完成了从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变?请您介绍一下这段学习和工作经历。

张:1949年8月,我考取了重庆的中国公学大学的数学系,学校是从上海同济大学迁来的。1949年后,我的家庭经济情况还较为困难,又有地主成份,就无法再去重庆上学,便转到南充川北大学土木系,川北大学的前身是东北工学院。当时我家就住南充嘉陵区,就近上学非常方便。大学二年级的时候,全省院系统一调整,我又被调到了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工业与民用建筑结构专业。

1953年,我毕业分配到重庆大学地质系任教,当时系里需要测量学教师,我们学土木专业的也能搞测量,就这样我走出了从教生涯的第一步。一年后,专业归队,我被调到机械系力学教研室,教研室只有8名讲师(没有教授和副教授),其中两位对我影响最大,一位是杨绪灿老师,后来担任过重庆大学副校长,另一位是朱庆祥老师,后来担任过重庆大学机械系党总支书记。彼时他们虽都是讲师,但政治理论水平比较高,教学方法特别好,在他们的帮助下,我历经磨砺慢慢站稳了讲台。

杨、朱两位老师让我先做习题,他们说:“把各种类型的习题都做完,上课时候心中有数,就什么都不怕了!”于是我花了大约一年时间,做完了苏联教材中的一千多道习题。那时候,白天要做助教,要听课、改作业,只能晚上做题。这些题目虽然都没有答案,但由于教材系统性很强,每一章都有联系,只要基础学得扎实,答案是否正确,自己是能够检验的。伴着星夜埋首做题的那段时光,也让我在枯燥中找到了不少探索的趣味。一千多道题做完后,任何力学问题基本都难不住我了,受益很大。

两位老师接着安排我试讲,每节课都有课前试讲,8名讲师都要来旁听。然后大家会提意见,指出哪些地方讲得较好,哪些地方还有欠缺。试讲通过后才能给学生正式上课,否则再进行第二次或者第三次试讲。由于基本功比较扎实,我成长得很快,先后给采矿系和冶金系学生上课,教学效果也较好,这对我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也产生了很大影响。

青年、中年、老年时期的张先普

奔赴“油院” 教学科研崭露头角

问:1962年8月您调到学校,请您回顾一下初来学校的工作情况及印象较深的事情。

张:1959年我原本就要调往学校,在南充跑了很多地方,没有找到石油学院在哪儿,问了许多人都说不清楚。于是我去文教局反映了情况,文教局联系了省委。第二天再去找文教局领导时,领导给我重新调整了工作,分配到南充大学。

1961年底,全国所有专区的大学要撤销,南充大学也在其列,我与另外两位老师分到了四川石油学院。记得刚到机械系时,赵国珍老师与我谈话,安排我去了力学教研室,力学教研室主任是我的大学同学唐俊才。这样兜兜转转一圈,我又回到了四川石油学院,我跟学院有缘啊!

当时成立仅三年的油院,各个方面硬件设施都还较差。我印象较深的是教师宿舍少,三位老师挤一间寝室,备课也很不方便。尽管当时的条件十分简陋,生活比较艰苦,但老师们心气高,干劲足,任劳任怨,总是不打折扣、尽心尽力地工作。

我当时主讲开发系钻井和采油两门专业课程。为了确保教学质量,我坚持学习,向书本学,向实践学,向有经验的老同志学,通过不断摸索,在教育教学上慢慢有了一些心得。1964年,石油部主管教育的周文龙部长来校视察工作,表扬了全校三位老师,其中有我,另外两名教师是开发系和地质系的。

同年,石油部在武胜打了7112井,钻头卡在了井中,钻不下去也提不上来,一线的同志们忙了一周,也无济于事。石油部打电话给学校,要找力学老师解决难题,学校派了我和唐俊才去处理这个事故。在现场,石油部总工程师给我们介绍了情况,让我们从力学角度计算,帮助解决问题。我们算了一天一夜,反复验证了两三遍才确定下来。我计算出整个井架系统最大的承载能力为230吨,于是重新开工时,我让工人们把压力加到了180吨,我在二层操作台紧盯压力表,让其他人员都远离现场,压力加到190吨时,整个井架开始不停地颤抖,嚓嚓作响,我心情也十分紧张,汗水直流,湿透了衣服,如果万一计算不精准,出现事故,那就是井毁人亡!我算出来的安全系数在230吨,心中还是有底,决定再加压,一直加到了218吨,只听“哐哐”声响,钻头从井中提上来了,大伙悬着的心才放下来,那真是冒着生命危险在工作。后来石油部通报表扬了我和唐俊才。

张先普教授在实验室

问:“文革”动乱时期,全校陷入混乱,全面停课,您说“停课三年对我影响很大”,您能具体谈一谈是哪些方面的影响吗?

张:我到学院,主要讲授钻井和采油专业课程,一方面要讲钻井和采油专业涉及到的力学知识,还要讲授两门专业课的相关内容。由于之前没有系统学习过钻井和采油方面的知识,利用文革学校停课期间,我便更加深入系统地研读了与钻井及采油专业相关的所有课程内容。

我从图书馆借出钻井和采油专业的相关书籍来“啃”,郝俊芳老师也给予我很大帮助,把他的专业书籍借给了我。三年的时光中,我边看书边认真地做笔记,系统地自学了两门专业课程的所有知识,以及与地质相关的部分内容,笔记写了几十本。这些积淀为以后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打下了扎实的专业基础,我后来从事的大部分研究课题都是与钻井和采油相关的。

屡克难题 打响钻头研发“西南名片”

问:您是钻头力学的学术带头人,对钻头研究工作倾注了多年的心血,在钻头力学研究方面取得了让人瞩目的成果,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请您谈谈学校当时在科研方面的一个大背景,以及我们钻头研究工作的开展情况。

张:1978年我开始搞科研,那阵子正好是我们学校科研起步时期。我们的课题组能出那么多成果,与当时学校的大环境密不可分。学校当时提出的科研指导政策方针非常好,现在很多都在沿用。

1980年我到了新成立的钻头研究室,钻头研究室总共有五个人,马德坤老师牵头。那时他们需要一个力学老师,点名要我,我就去了。

开展钻头研究时,我认为必须要到生产车间了解钻头生产的具体情况,而且搞科研也不能总在研究室内,要结合生产实践。我申请去了负责钻头生产的成都总机厂,在那待了两年。通过对各个车间的钻头生产流程的全面了解,我发现钻头在使用及其设计制造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如掉牙轮、牙轮破裂、掉齿等。

要知道打井是很繁杂的工作,尤其是深井,一口井大概2~3千米,出故障后换钻头或者处理事故都相当费时费工费材料,也很危险。而牙轮存在的这些问题,与力学紧密相关。我和成都总机厂研究所谢所长关系较好,他是北京石油学院毕业的,我跟他商量好,便拿了一些钻头和岩石回到学校,逐个开展问题实验,一个一个地观察并进行改良。

实验做了三年,终于把钻头的问题解决了,我把改进意见反馈给了谢所长,他们照此进行了调整和改进,将大轴径直径降至Φ52,缩小轴的尺寸,增加牙轮壳体厚度,制造出了新钻头。新钻头用于实际钻井试验,打井60多个小时都不出问题,压力加到了15吨也不掉牙齿。后来我们又花了半年时间,解决了钻头的强度问题。问题都解决后,成都总机厂生产的钻头在全国都收到了好评。当时全国只有四家钻头总机厂,武汉总机厂也到我们学校来了,想利用我们的研究成果改进他们的钻头。我们解决了钻头使用中产生的多项问题,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我觉得很有意义。

钻头研究成果部分获奖证书

问:您是较早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之一,主持并参加了石油部和厂矿科研项目多个,担任研究课题组的组长,解决了油田生产中遇到的许多复杂问题,与学校一批科研教师成就了“有困难,找西南”的佳话。请您给我们谈谈这方面的情况。

张:80年代中期90年代初,石油部给了我们一个课题,研究哪种类型的钻头适合哪种岩石哪种地层,定出标准岩样。我担任组长,是总负责人,课题由几家单位联合研究,包括胜利油田和北京石油学院。我们负责云贵川地区的地层选样研究,胜利油田负责所在油田和辽河油田地区,北京石油学院负责华北、中原地区。我们大概花了两年时间,提供了一套标准岩样,并通过了石油部鉴定。鉴定时来了很多专家,各个油田的总经理都参加了。

接下来要将这种方法推广应用,担子又压在了我们肩上。做推广要将标准岩样和钻头选型挂钩,我们做了很多工作,对钻头选型做了规定,以此减少成本,增加效益。因此我们走访了很多油田,如广西的百色油田,新疆的塔里木和吐哈油田。

记得1985年前后,在新疆塔里木油田,在塔中1号井打了一周,进尺仍然为零。石油部钻井师打电话给我,希望我能帮他们解决这个问题,我带了一名研究生一起过去。井位在沙漠中,必须坐直升飞机才能到达。到现场后,我首先询问使用了哪种型号的钻头,得知是第五型钻头,那里的岩石是砂岩,钻头和岩层不匹配,我说砂岩需要用第二型钻头。于是起钻,换第二型钻头,花了一天半时间,钻杆一根一根提起来,又从吐哈调来了第二型钻头换上,打下去每小时进尺3米,效率就有了。油田老总想留下我,但学校没有同意。

《石油钻井岩石破碎标准岩样选择》与《根据岩石破碎标准岩样选择钻头类型》获奖证书

在钻头研究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我的研究方向慢慢转向了钻井方面。当时华北油田采油五厂,由于90%的采油套管都损坏了,公司都停产了。石油总公司了解到这些情况,委派我去了解情况。华北油田管理局长,正好是我在重大时的一个学生,他很热情,给我介绍了情况,我觉得很有研究价值,接受了这个课题,签订了合同。

课题研究从地层应力分析着手,做套管的双足挤压试验。当时重庆长安厂可以做,我们还缺软件,我有个同学是做软件的,便跟他签了一年合同。练章华跟着他们一起做,学习软件开发。练章华原是赵国珍的研究生,赵国珍去总公司人教司司长任职,改由我指导。

我们一起搞岩样、实际测试和接收。课题大概花了三年完成,周期也挺长。26个人参加,分了四个组,其中有重庆大学和油田的人。成果出来之后经过现场检验验收没有问题,最后由总公司组织专家鉴定审核,各个油田的负责人都来了,因为这个技术全国70%的钻井都要用到。我们进行了认真充分准备,我讲了两个多小时,其他组长共讲了四个小时,专家评价很高。

我根据研究成果撰写的《荆丘油田套管变形机理研究》发表在《石油钻采工艺》杂志上,两个月后美国能源杂志翻译转载了,转载量达一万二千余次,这说明美国对套管损坏也不熟悉。

《荆丘油田套管变形机理研究》获奖证书

科研要慢慢派生,就会发现问题。比如中原油田打水平井,水平井360度旋转,向哪个方向转,必须按照地应力来确定。地应力有拉伸区域和挤压区域,沿着拉伸方向钻井,就有油气,挤压区域没有油气,裂缝区域有拉伸应力,经过这样分析,我们又解决了中原油田打水平井的问题,扩展了课题。

还有贵州赤水油田,学校矿机专业的一名毕业生是那里的领导,他们打了26口井,一口井都不出油气,他找到我,让我帮他计算一下,应该往哪个方向选井。我拿到地形图,利用一些参数计算,选了三口井位,成功钻出了天然气。

我们课题组的项目还是比较多,主持并参加了石油部和厂矿科研项目30多个。每个研究课题都解决了油田生产中的实际问题,油田遇到生产技术上的困难,首先会想到我们“西南”人的。

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三十年以上荣誉证书 《四川深井钻井技术》获奖证书

勇挑重担 当好团队“领头雁”

问:作为团队负责人,您带领研究团队先后完成了多个科研项目,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您带的团队这么有战斗力,这里面有没有什么好的经验跟我们分享?请您具体讲一讲您和您团队间的故事。

张:我一年最忙的时候有8个课题,天天忙到凌晨,写开题报告,写总结,写鉴定。团队分工要尽量照顾到年轻人的成长,分配任务的时候,能力强的带个能力相对弱一点的,形成“传帮带”。同时,鼓励每位青年教师都有不同的重点课题,去形成自己的学术方向。在管理形式上,我们间周一次讨论会,学术上充分发扬民主,大家受益很大。这样既全面推进了工作,又保证了研究质量,提高了团队教师的能力水平。

课题组师生奖金的分配也是非常公平的。我虽然是团队总负责人,却从来没有因此多分奖金,项目做完了剩多少钱账目都是非常清楚的。那时,科研经费给学校交15%,系里抽出15%,研究室每年出去访学两次,都是团队出资。

在工作上团队相互支持,有困难互相帮助,比如有些同志太忙,工作不能及时完成,其他同事都会积极地给予帮助。在生活中大家也是互相帮忙,哪家有困难,大家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如果有人生病了,我们都会买上水果去看望。

我对于物质方面看得比较淡,无论是搞活动还是捐款,只要是需要我出钱的地方我绝不含糊。我最切身的感受,就是人要有点“吃亏”精神,在与同志及学生相处过程中,吃点“亏”又怎么样呢,用现在的话说“吃亏是福”,只要大家团结友爱,勤勉做事,在一起工作氛围好,心情也很愉快,大家就都愿意跟你一起干。有时候不是钱多钱少的问题,最重要的是要有团队凝聚力、战斗力和归属感。

问: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主要途径,也是学校改革发展的重要支撑。您作为金沙娱场城app7979首届研究生导师,先后指导了硕士研究生、出国预备生。经由您的指导,他们在各自领域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请您谈谈指导培养研究生工作的情况。

张:1978年开始,我首届招收了两名研究生,之后陆陆续续又带了26名研究生、2名博士生。这些同学们如今有七八个已经在金沙娱场城app7979提为教授。

带研究生的工作量是挺大的。首先要写大纲,确定研究方向,给每名学生按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研究计划;还要去旁听研究生的课,便于给他们安排科研课题。研究生在三年的时间里,一年半的时间用于课程学习,另一年半时间做毕业论文,老师出论文题目,写论文提纲,指导学生在哪个方面下功夫,并对论文的创新性提出明确要求。那个时候学校对研究生导师的管理相当严格,导师们的责任心也很强。

我当时带第一届研究生时,由于经验不足,也是在探索中学习。刚开始一点门路都没有,毕业论文必须要有创新内容,没有创新,没有新见解新想法,是很难通过的;还要给学生指重点,解难题,如果重点课程不能取得优异成绩,那么毕业答辩时也很难通过。经过慢慢地积累经验,逐步理顺了各方面的工作。

问:从1983年钻头研究室党支部成立,直到您退休,您都担任支部书记,算是一个老书记了。请您谈谈在钻头研究室支部书记任上开展工作的情况吧。

张:我原来一门心思钻研业务,入党比较晚。1978年后,开始带研究生,怎么全方位的地培养研究生又成了一个难题。首先自己得在思想上是个好榜样,才能给学生起到示范作用。1982年成为了一名正式党员。

党支部最初只有我一个人,开始的几年里几乎每年都发展两名党员,后来经过慢慢发展培养,到我退休时候,支部党员已经有30多人。我一直觉得,学校各项事业发展需要党员干部带领群众一起来完成,要凝聚大家的智慧和力量,各项工作才能稳步推进。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如何发挥,不仅要在业务上精进,在思想上也要进步。要把正能量传递给年轻一代,让他们有舞台有壮志去施展抱负。

在1989年比较动荡的年月,学生的思想状态有些动摇。我经常在支部讲:“第一,我们支部要保证每个人不出问题,第二,只要能联系到的学生,都要去做思想工作,只有把工作做到位,才对得起党和国家的栽培。”

风波平息之后,一名曾经参与活动的学生主动向我承认错误,他说:“张老师,我错了,一时糊涂,做了对不起党,对不起学校的事,希望老师能够原谅我。”我说:“你能及时认识到错误是好的,去搞破坏,扰乱学校正常的秩序,对学校对你都是没有益处的。”我认为这名学生也是一时糊涂,且是个可造之才,就跟校领导讲:“这个学生有发展前途,好好引导,及时把他的错误纠正过来,千万不要把学生推向极端。”学生毕业时候非常感谢学校给了他改正的机会。

我告诉他,“以后出去工作了,一定要听党的话,否则会遗憾终生的。”这名学生分到了贵州油田,工作业绩还很好,成了部门的领导,我们现在还有联系。

专注教学 探索有趣力学课堂

问:您用浅显易懂的事例,深入浅出地剖析,把学生们称之为“要命力学”的这门课,讲得生动有趣。请您与我们分享教学中的故事。

张:力学是一门比较难的学科,很多学生把它称为“要命力学”。一是力学课程的内容难懂,二是习题难做。讲这门课,首先要明确重点,把重点讲透;其次要慢慢引导学生思考解决问题。

比如拉伸压缩材料力学,“拉伸压缩”在实际工作之中经常遇到。我讲课时把井架拆开来讲,井架是由很多根杆连接在一起的,每根杆的受力情况不一样,横杆受拉伸,纵杆受压缩。给钻井和采油专业学生上课,很清楚学生学习这些知识是非常有用的,在以后工作中都会遇到,老师教的时候就得好好引导学生学会思考。

除了“拉伸压缩”,有的结构还是有樑的,樑受到的力是集中力。中间也好,两边也好,必须解决它的弯应力。应力最大的地方就是危险的地方,应力最小的地方就是安全的地方。就如两个人抬扁担,你抬一头,我抬一头,中间还挂个水桶。像这样给学生打比方,栩栩如生,学生就很容易理解了。

老师通过这种生动形象的方式给学生讲课,久而久之学生就会热爱这门课,主动去学习。当然,不光要让学生们学会知识,还要让他们知道知识的重要性,比如刚才我们说到的井架,它既受拉力也受压力,很容易坏,一根杆坏掉了会影响相邻的部件,其他部件也会被破坏,这样会导致井架失衡、垮塌。这对生命财产都是有影响的,把这个重要性提出来了,学生上课就更感兴趣。

每一堂课,都有重点,先把重点逐个地给学生讲懂讲透,然后再拓展一些高难度的内容,比如刚才讲到的拉伸、压缩、弯应力,把它们组合起来情况就更加复杂了,这就属于结构力学了。慢慢引导他们进行更深入地学习,进一步学习结构力学,让学生知道学无止境,只有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才能应对以后在现实中遇到的各种难题。

力学课程还有一难,就是做题难。我们当时使用的是苏联教材,和英美教材不一样,英美教材各个章节之间很独立,系统性不强。而苏联教材系统性很强,每一章都有联系,苏联在理论研究方面比较深入,课程的实践性也很强,因而我们的学生总觉得题很难。

老师布置的作业题,有的同学不会做,有的同学做错了,都没有关系,老师上课前花三四分钟,把这些题给学生解答一下。学生错了,错在哪些地方,对在哪些地方,先解答这些问题,然后开始讲课。之后学生也就不怕做难题了。

讲课也是门艺术,要时刻保持与学生的眼神交流,注重与学生的互动。要想办法让课堂气氛活跃一点,如果平铺直叙、平平淡淡地讲课,是达不到最好的效果的。同时,还可以适当抽查提问,学生回答完问题后,即使答错,也不要批评学生,要及时指正错误,还要适当地转弯抹角地表扬,勉励学生一定要认真学习。只有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才能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1985年荣获《三十年教龄教师荣誉证书》

40载坚守 用真心陪伴学生成长

问:您曾说过“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与学生建立起了深厚的感情,所以当老师是快乐的。”在您40余载的从教生涯中,有哪些故事和感悟可以跟我们讲一讲。

张:我认为当老师是很有乐趣的,最大的乐趣在于,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不仅让学生学习到了知识,也和学生建立了深厚的感情,许多学生毕业多年后还会记得老师,这让人倍感欣慰。

64年的时候,有个学生跟我讲:“老师,怕你上课抽我回答问题,可不可以不要抽我了。”这个学生我记得很清楚,他毕业后到了川中矿区工作。他说:“力学的知识好难,我听起来有些吃力,我怕被抽到回答问题,答不上很尴尬。”我说:“那你上课好好听课,我以后不提问你了,但是你每节课思路都要跟上老师的节奏。”下课之后,我会单独留下他,问他课上的内容是否全部懂了,如果不会,我及时指导他。这个学生后来学习成绩越来越好,非常出色。工作后返校时还到我家里来看我,他说:“老师,我很感激你,鼓励我学习,让我能对学习充满兴趣。”

老师不能一直站在老师的角度看问题,有时候也要换位思考,在学生困难的时候多帮助他、鼓励他,学生得到老师的帮助,学习中也会倍加努力。

每年考试的时候都会有学生不及格,我会给学生分析这次没及格的原因,先讲客观原因,把他的错题讲一遍;然后讲主观原因,问他是不是上课开小差,所以知识点掌握不到位。掌握情况后,就勉励他以后上课认真听讲,回去好好复习,争取补考的时候考过。

我总是跟学生强调:“要把知识学好,以后出去报答国家。没有知识以后就不能做好工作,工作做不好怎么报答呢?”学生明白这些后也就知道学习不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还要担负起建设国家的重任,学习起来更有动力了。

就这样我将课堂教育和课下辅导相结合,慢慢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他们的成绩也就上来了,学生会感激老师一辈子。作为老师,看到学生们取得的成绩会非常欣慰,所以我们自己也在教书育人中收获了很多快乐。

遇到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我也会主动帮助。有名学生当时买房子很缺钱,找我借钱,我给他写了张借条,借了3万给他,这在当时可是个不小的数目。他非常感谢我,我说:“没关系,我的课题多,经费够用。”还有个学生,现在水电二厂工作,重大采矿系毕业,在我这里读研究生,家庭也比较困难,学费都是我帮她垫付的。前年,她们在成都开校友会,还邀请我去了。

不管学生遇到困难,我都尽量帮他们解决。有位老师带的研究生没能在三年内毕业,便来找到我,让我指导,我也给他出课题,指导他做实验,我不要他一分钱实验费。他们做实验,还给他们发补助。最后,学生们都顺利毕业了,我也很高兴。

我们对学生的好从来不计回报,只要学生到社会上有出息,能为国家做贡献,就是我最大的心愿了。有很多学生,即使踏入社会也依然想着我。我的一名研究生,现在德国,有一次,他托杜志敏校长给我带回件礼品,并对杜校长说:“您帮我给张老师带点东西,老师待我的好,我永远记得。”我和学生的关系都很好,很多学生逢年过节都会发短信问候我。

1986年荣获先进教师证书

问:您在教学一线工作多年,多次获得优秀教师、先进工作者的荣誉,请跟我们分享一下心得感悟吧。

张:一名优秀教师一定要有广博的知识储备,且业务精通。比如说,我教的主要是与力学相关的内容,在重庆大学工作时在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方面打下了坚实的知识基础。知识面广了,处理问题就好办了,不管是对自己的课题研究也好,对教导学生也好,都要轻松很多。我认为,知识面是否广博是衡量优秀教师的标准之一。

同时,还要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对人要真诚,不得掺杂半点虚假,不管是对学生对同志对领导都要诚恳,只有这样大家才会信任你。可以说,一位优秀的教师必须拥有广博精深的专业知识与正直仁爱的崇高品质。(本稿已经张先普教授审阅并授权发布)

【人物简介】张先普,1931年10月生,四川南充人,教授,中共党员,九三学社社员。曾任力学实验室主任、钻头研究室主任。1953年7月毕业于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工业与民用建筑结构专业。主要从事教学、科研及指导研究生工作,指导硕士生26名、博士生2名,先后发表论文25篇以上,负责主持及承担完成省部级以上科研8项、局级16项。所研究的科研成果在油田已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1993年获国务院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石油钻井岩石破碎标准岩样选择》1990年获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二等奖,《牙轮钻头破岩机理及设计》1993年获国家科委科技进步三等奖,《荆丘油田套管变形机理研究》1996年获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二等奖,《四川深井钻头技术》1996年获四川石油管理局科技进步一等奖。


上一条:【石大记忆】乐为授业者 勤作耕耘人——访原西南石油学院总务处党总支书记李荣韩 下一条:【石大记忆】二十载难忘时光留在西南——访原西南石油学院副院长邢汝霖教授

关闭

 
1977年恢复高考后的首届大学生毕业照
中共西南石油学院第三次党员大会
1960年3月12日全国人大常委委员长朱德莅临学院视察
建院之初没有校舍,学院借用当地解放军部队的飞机场空营房作校舍。学生在“飞机坝”学习场景。
老图书馆
首任院长马载同志作《艰苦奋斗,齐心协力,努力完成建校和教学任务》动员报告
首任校长马载和学生一起劳动(右2为马载院长,右1为邓成英老师)
1958年12月10日300多名师生奔赴四川油田参加石油会战
1993年7月,四川省副省长徐世群冒雨到火车站为金沙娱场城app797993届赴边学生送行
1960年3月22日共青团中央书记胡耀邦视察学院
 
 
 
 
Copyright 金沙娱场城app7979档案馆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