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点声音

当前位置: 首页>>双创>>视点声音>>正文

    浙江乡村成为创业青年新舞台

    供稿:        编辑:实践指导与服务办公室        审核:实践指导科        日期:2018年12月27日        浏览:

    “现在村里的环境与自己孩提时代的环境有天壤之别,我就决定从杭州回家创业。”作为赴联合国总部捧回“地球卫士”奖的受奖团成员,姜丽娟说:“我是一名‘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的受益者、参与者。”


    淳安县枫树岭镇下姜村地处浙皖交界的大山深处。村民曾长期与贫困作斗争。“土坯房,半年粮,烧木炭,有女莫嫁下姜男。”当了28年村党支部书记的姜银祥说,这首民谣反映了下姜村当年的穷困。


    自2001年至今,浙江省5任省委书记把下姜村作为基层工作联系点,精心指导帮助,使昔日的穷山村“破茧成蝶”,成为美丽乡村的示范村,吸引了姜丽娟等50多名年轻人回到家乡创业。


    浙江农村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以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村青年干事创业的氛围越来越浓,年轻人回到家乡大有作为。



    诗画江南村庄吸引年轻人回家创业



    白墙青瓦的下姜村如今尽显诗画江南风韵。现任下姜村党支部书记的姜浩强介绍,2017年村里接待游客16.2万人次,今年到村的游客将突破38万人次。


    下姜村以前是有村庄无村道,村民住在比过境公路高出6米多的山坡上,生产生活资料全部靠肩挑背扛。在“千万工程”村庄整治攻坚期,村党支部和村居民委员会统一意见,不光要打通村庄中间的大道,还要把村容村貌彻底改变。


    中国美术学院为下姜村做整体规划布局和民居景观设计。全村共拆除2.6万平方米危旧房屋和154个(座)猪圈牛栏,封山育林,荒山种树,河道上也建起风雨桥和防洪大堤。整个山村焕然一新。


    离省城这么远的大山里,谁会来住?面对村民对发展民宿的困惑和不解,党员带头做民宿。下姜村在外的年轻人约有300名,怎么把他们吸引回村里创新创业?成为村干部思索的课题。


    跳出农门在杭州安家落户的姜丽娟从事室内装修设计。她看到家乡的环境变化,决定回乡投资民宿。


    朋友们从开始劝她何苦回乡,到如今羡慕她的胆识和悠然自在的生活方式。


    在先行者的示范下,越来越多的村民拉上在外的亲戚围绕旅游做文章,开民宿。


    姜浩强介绍,下姜村现有31家民宿、480个床位。村里成立旅游公司统一管理,没有恶性竞争和价格战。


    来自旅游产业的收入只占村民收入的一部分,他们还有村集体经济村民股权分红、土地流转费用、劳务收入和场地出租物业经营等多种形式的收入。姜浩强说,2017年村集体经济规模为117万元,农民人均收入27045元,超过全省农民收入平均水平。



    穷山村发展富裕了,才能赢得群众的信任



    “‘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也是民生工程、富民行动。”浙江省副省长彭佳学说。到2017年,浙江省农民人均收入达24956元,已连续33年居全国各省份首位。


    浙江省农业农村厅厅长林健东说,浙江把环境整治和农民增收结合起来,生态优势源源不断地转化为产业优势,为乡村发展注入动力,美丽经济风生水起。


    湖州市安吉县递铺街道鲁家村的小火车,就是从绿树掩映的田园景色中开过来的。每天,前来体验乡村美景的游客乘坐小火车穿村过寨,观赏浙北山区18个家庭农场的魅力,也见证7年间鲁家村从一个穷山村变成田园景区。


    “没有环境改善,不可能有村庄的今天。”鲁家村党委书记朱仁斌说。


    过去,鲁家村没有实力干大事、做实事。青壮年劳动力大多外出打工,不问村务。村里借钱整治环境,甚至有的干部说鲁家是穷村基础太差,就不要创建精品村了。朱仁斌带领村支两委党员干部不停地向各大投资集团介绍鲁家发展理念和资源优势,被人家取了一个“PPT招商书记”的外号。


    近5年来,鲁家村累计引进投资20亿元,按国家4A级景区进行村庄、产业和旅游规划,高标准实施村庄美化、道路硬化、庭院绿化、村组亮化、水源净化,建设鲁家湖、游客集散中心、文体中心和4.5公里观光小火车、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培训学院、大学生实践基地等。


    朱仁斌说,鲁家田园变景区、资源变资本、农民变股民,让村民感受到村支两委班子想干事、干成事的决心和能力。村民们自发地参与到村庄建设发展事务中来,全村约有四分之一的外出打工青年回到村里创业。


    郭羲晟从浙江工商大学平面设计专业毕业后在外工作多年,今年他与做木匠的父亲一起在村头租下两节绿皮火车车厢,开设了一家木工体验工坊。


    “鲁家能做到的,其他的地方都能做到。”朱仁斌说,选好村支两委班子,找到好的经营团队,做好产业支撑。


    对于这一点,台州市黄岩区宁溪镇乌岩头村党支部书记陈景岳有着深刻的感受。该村至今有300多年历史,村内建于清代的古建筑保留较为完整,人口285人,但是常住在村里的只有50来名留守老人和孩子。


    “整治村庄前,村集体组织涣散,村党支部书记就是‘光杆司令’。”陈景岳说,2014年,黄岩区委、区政府与同济大学合作,对乌岩头古村落进行综合开发和利用,以民国印象、艺术村落、慢生活区为主题,建立同济大学工作室、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创作基地、民俗博物馆、高端枕溪民宿等,成为浙江省重点保护的历史文化古村落和美丽乡村精品村。



    在这里看到未来农村发展的模样



    二十世纪80年代,一群生活在丽水市莲都区通济古堰及瓯江两岸的油画家们借鉴学习法国巴比松画派,“画我家乡,走向自然”,来表达他们对家乡风土人情、自然风光的热爱。


    到目前为止,已有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协会等近300家艺术院校和机构在古堰画乡建立写生创作基地,引进37家“行画”企业,油画产值达到1.2亿元。


    农业农村部环保所专家郑向群说:“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重要的经验是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百姓参与的机制,因村施策。”


    浙江不但注重农民物质上的“获得感”,也关注精神上的“幸福感”。一方面是培育淳朴乡风,全省秉持“村美人更美”的理念,坚持“富口袋”与“富脑袋”并重,持续提升农民文明素质,建成农村文化礼堂7916家。


    另一方面是守好农村乡愁古韵,保护好历史文化村落。浙江深度挖掘农耕文明、乡村传统、特色文化、民族风情,从2013年开始每年启动260个村的保护利用,对省级重点村给予每村500万至700万元补助和15亩建设用地指标支持。迄今已有1500多个历史文化村落和传统村落得到较好保护。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官员说:“在浙江浦江和安吉看到未来中国农村的模样,甚至是未来世界乡村的模样”。


    作者: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李剑平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出品


    上一条:第四届大赛 | 季军项目——FlexCap柔性能源储存 下一条:国内手机市场颓势难挽 中小厂商或被迫“出局”

    关闭

Baidu
sogou